爱电竞
美财长又出幺蛾子?8 月 14 日,华为标准与对华芯片税事件传来最新消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美财长又出幺蛾子?8 月 14 日,华为标准与对华芯片税事件传来最新消息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最近捅了个大新闻:英伟达、AMD这些公司在中国卖高端AI芯片,得把收入的15%直接上缴美国国库,拿去填国债窟窿。

这招看着像“割韭菜”,但Bessent理直气壮地称其为“双赢”——美企能继续赚中国的钱,美国老百姓也能分到税收红利。

可明眼人都瞧得出,钱袋子背后藏着技术标准的生死局。

Bessent在彭博社采访中撂了实话:“我们真正怕的是华为搞出另一条‘数字丝绸之路’,让中国标准统治全球——甚至他们自家市场。

” 说白了,美国宁可放行落后四到六代的英伟达H20芯片进中国,也要掐死华为技术成为国际标准的机会。

这招挺毒:用美国芯片挤占中国市场,既压制本土技术生态,又巩固英伟达的行业话语权。

华为那边呢?压根没被吓住。

2024年砸下1797亿搞研发,研发投入占比冲到20.8%——这数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四五倍。

手里攥着15万项全球专利,主导300多项5G/6G国际标准,动态频谱共享技术把频谱利用率提到90%,全球运营商都得按这套规矩玩。

鸿蒙系统更狠,直接串起10亿手机、汽车、智能家居设备,搞了个跨硬件生态闭环。

苏州一家模具厂的故事特别典型:为通过华为的盐雾测试,硬把良品率从37%提到89%,现在德国企业都拿华为标准当质检模板。

美国这“芯片税”还想复制粘贴到其他行业。

Bessent在彭博电视上放话:“这套模式就是个现成模板,稀土、医药、钢铁都能照搬!” 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美国执法机构偷偷在出口芯片里装定位追踪器,中国网信部门反手就约谈英伟达,质疑H20芯片有“后门风险”。

盟友也被逼得左右为难——欧盟搞“天空之盾”导弹计划想独立,可75%军工零件得靠美国供,60%卫星导航依赖GPS,德国援乌的170亿美元刚拨出去,转头就被美国高价天然气割走。

技术较量的天平其实在微妙倾斜。

别看美国现在收“保护费”收得欢,华为昇腾910B芯片性能已经冲到英伟达H20的80%,今年出货预计破50万张。

更绝的是Chiplet封装技术:用成熟制程拼出接近7nm的效能,直接把光刻机卡脖子的风险卸掉大半。

算法优化更让AI训练成本压到国际水平的20%——硬件不够,软实力来凑。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这场芯片战争打到今天,早不是单纯的技术封锁。

美国从抡大棒(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全面禁售)到玩安全碰瓷(2024年连消费显卡都管制),再到如今收“过路费”(15%营收分成),本质是把技术霸权直接变现。

可华为用专利壁垒和生态替代证明:你封你的,我建我的。

当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开始和国际巨头博世抢订单,当华为认证标志让零部件出口溢价30%,技术标准的战场早就不限于芯片本身——谁制定规则,谁才是最后的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