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被美资收购,中资扫货美股!中国实体经济正在被谁抛弃?!
内蒙古汉子王庆东的脸,这会儿估计得火辣辣地疼。两年前,他还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喊:“大窑绝不卖外资!” 可今年 7 月,他却亲手把自家 85% 的股权,乖乖交给了美国私募巨头 KKR。
这个在北方烧烤摊 “杀疯了” 的国产汽水,那可是相当厉害。一年进账 32 亿,市场份额在国内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几十万家餐馆都摆满了它,还请了吴京来代言。牛不牛?那是真牛!可为啥最后还是卖了呢?王老板一句话道出了满心的心酸:“不是我想卖,实在是国内资本压根没人愿意接盘啊!”
核心矛盾:美资抄底,中资出海?
就在大窑易主的这个节骨眼上,中国资本都在干啥呢?答案简直让人心拔凉拔凉的:他们正跟疯了似的在美股疯狂扫货!
5 月,中资往美股那可是撒了欢地投,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 3185 亿美元,直接创下历史记录!这钱,跟开闸放水似的,全流出去了。
再看看国内呢?银行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票子(M2 增速都到 7% 了),一个劲儿地求着国企贷款(哪怕国企负债率都已经高达 64.9% 了),可那些急需钱来扩张的民企呢,融资成本却高得吓人。有个长三角的老板就哭诉,实际成本直接翻倍!
这边美资 KKR 眼疾手快,果断出手抢下中国优质消费品牌;那边中资却在华尔街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忙着 “淘金”。实体经济呢?只能在旁边干瞪眼,急得直跳脚!
内卷漩涡:自己人搞死自己人?
中资为啥瞧不上大窑这样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呢?看看他们扎堆的哪些地方,你就全明白了:
奶茶大战,那场面,简直血流成河:一条街恨不得能挤进去 12 家奶茶店!“1 分钱喝一周” 的标语那是满天飞。有个奶茶店老板,一开始雄心勃勃,想着靠特色口味闯出一片天,结果呢?2024 年,茶饮店闭店率高达 37%,他的店也没能幸免,倒闭前,看着冷冷清清的店面,欲哭无泪。那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马上就开始涨价割韭菜。
新能源车领域,价格战也是杀得红眼:一款原本畅销的车型,价格从 26 万猛地降到 18 万。为了节省成本,车企偷偷换上廉价电池,续航直接缩水 25%。有个消费者买了这款车,满心欢喜地提回家,结果跑长途的时候,半路上电量告急,差点被困在荒郊野外,直呼上当。
代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利润薄得就跟纸似的:义乌出口到非洲的数据线,一根赚不到 1 毛钱!工人们天天 996,累得要死,收入却怎么也涨不上去。
这种 “自杀式内卷”,就像宇宙中贪婪的黑洞,张着血盆大口,无情地把企业的血一滴不剩地吸干。研发?没钱投!质量?只能降!工人?更累更穷!消费者呢?看似占了便宜,可买到的可能都是次品。中资深陷在这个漩涡里,还乐此不疲,哪还有心思去管实体经济的死活?
制度之困:钱到底卡在哪?
企业在内卷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而这背后,制度层面的问题也在暗暗发力,让实体经济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那么,钱到底卡在哪了呢?
融资 “冰火两重天”:国企借钱那叫一个容易,利息还低(4% - 5%),就好比开着跑车在融资高速上畅行无阻;民企呢?门难进、脸难看,钱贵得要死(10% - 15%),还得被逼着买理财 “配套”,简直就是骑着自行车在崎岖小道上艰难前行。
地方招商 “一窝疯”:好家伙,28 个省都在一股脑地追新能源车项目,规划产能高达 5000 万辆,可实际需求才 2000 万!这盲目上马,浪费的资源简直惊人。
“僵尸企业” 成了吸金兽:有个钢厂,已经连续亏了 5 年,就因为雇了几千人,每年居然还能拿到 30 亿补贴!这些钱,本来完全可以用来给大窑们建厂、搞研发,多好的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
大窑想在全国铺开市场,玻璃瓶运输是个大难题,建厂又急需钱,可国内资本却嫌它 “土”、嫌赚钱 “慢”、还嫌不够 “性感”。KKR 的果断出手,就像狠狠的一记耳光,抽在某些人的脸上。
破局之光:硬汉怎么闯出来?
不过,绝望中还是有那么一丝曙光!来看看这些真汉子企业:
隆基绿能:一门心思死磕技术,硬是把光伏板发电效率干到了 25.3%!价格比别人贵 30% 又咋样?欧美国家照样抢着要!
宁德时代:欧盟加关税?不怕!直接去匈牙利建厂!靠着技术碾压,毛利率高达 25%,赚得盆满钵满。
奇瑞汽车:国内市场卷不动了?没关系,跑去印尼开厂,搞本地化生产,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一下子冲到 12%!它们不玩那些价格战的小花招,靠的是真技术、真本事,还有放眼全球的大眼光!
出路在哪?制度必须动刀!
要救实体经济,光在嘴上喊口号可没用,得下猛药:
钱要流对地方:必须打破融资歧视,给民企创造真正公平的贷款环境!特别是要定向支持那些搞硬科技的、有潜力的好品牌。
鼓励创新砸钱:把企业研发投入抵税的力度大幅提高!只要是真心搞核心技术的,国家就真金白银地支持谁!
清除 “僵尸” 腾地方:别再让那些亏损的 “僵尸企业” 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财政补贴必须要看绩效,让市场能够真正实现 “优胜劣汰”!
资本要 “接地气”:别老是一门心思在美股追涨杀跌,不如好好低下头,看看脚下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学学 KKR,耐心一点、深入一点,帮中国的好企业茁壮成长,这样得到的回报绝对不会差!
结尾升华(煽情点题)
大窑的玻璃瓶,装的可不单单是汽水,更是一个民族品牌沉甸甸的梦想啊。当它在烧烤摊的烟火气里一步步崛起,最后却因为 “缺钱” 不得不投入美资的怀抱,这哪里只是王庆东一个人的无奈,这分明是给中国实体经济敲响的一记警钟啊!
咱们手里握着金山银山(外汇储备、居民储蓄),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资跑来抄底我们的 “烧烤摊情怀”,看着中资在虚拟的华尔街数字游戏里狂欢。这正常吗?当然不正常!实体兴,则国本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民族品牌也等不起!千万别让下一个 “大窑”,再含着泪远走他乡。是时候,让资本重新回归实业的热土,让技术点燃创新的引擎,让中国的玻璃瓶里,永远都装着中国人自己的底气与骄傲!这杯汽水,必须得由我们自己酿得最甜!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