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帖子说牛群不是于谦、杨进明、郭晓晓,德云社请不动,我说牛群最火的时候也会屁颠屁颠去演出,别贬低别人害牛群
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我刚刷到一个热搜,内容居然是说牛群不行了,德云社请不动他。是不是有人觉得牛群已经淡出舞台,是个“过去式”,可以随意拿出来娱乐一下?我靠,牛群那时候火得一塌糊涂,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你说人家手艺是不是会退化?我倒觉得很多人一提他就假装很疏远、很冷漠,好像他不演出就一无是处。刚过去的那几年,牛群又不是坐冷板凳,每天都在后台琢磨段子,练习台词,从不缺席任何演出。
我昨天在一个评论里看到有人说:“牛群早就不行了,谁还找他演?”我当场都愣住了,难道牛群的火就只证明他过去吗?我记得那会儿,牛群还被列入喜剧圈的“巅峰”人物,票房爆棚,演出场场爆满。你不说,他的段子大部分都已经变成经典,很多人学段子、打包带走,他的口水话都成了笑料的组成部分。可这里有人硬说他“退隐”,其实无非是换了个角色在幕后或者低调点。
但换个角度想,网友的逻辑是不是也太奇怪?我没见得牛群彻底“退休”,只不过是更少上综艺了,少在微博上发个朋友圈秀一下日常。有人去问他,他干脆说了句“演出还在,什么时候有合适的剧场我就去”。这就等于告诉你,他还在,还没真正退出。这不是说他不想上舞台,而是市场的那根弦,说变就变。你牛群在德云社的影响力,早就超出了一个演员的范畴,成为整个喜剧圈的秘密武器。就算他暂时“隐退”,那份热度和口碑还在。
我觉得最搞笑的,不是有人当成一回事,而是某些“业内人士”在那胡说八道,看看市场里剩的这些“寄生虫”,一边叫嚣着“牛群不行了”,一边自己按着各种路线野路子兜售段子——真是呵呵哒。毕竟,现在还能站在舞台上的,谁不是拼了命在经营?牛群那些年打造的口碑、留给观众的回忆,就跟陈酿一样,时间越长越香。而他们嘴里说的“能不能请得动牛群”,我觉得反倒成了他们“自我证明”的工具。
你说别的演员、喜剧人,能像牛群那样,站在舞台上几十年,能多坚持多久?能不被口水泡泡的“演员评比”搅得烦不烦?看这些评论,也就知道,有些人心里还是放不下牛群的光环。人家没有像某些“天王天后”一样,蹭个热度就能翻身,牛群直到去年还在演出,戏不多,但质量杠杠的。
你真要说牛群跑去喝茶、养生、养宠物,管你们怎么说,只要他还记日志、在舞台上,哪天他真一下子不演了,那才是真正的告别。偏偏一堆人拿过去的光环和“市场价值”纷纷套用,说牛群“早就不行了”。别逗了,人家怎么说也算是喜剧界的铁路大桥。你要是觉得他“消失了”,你错了。
谁也不能否认牛群曾经的辉煌,也不能因为他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就觉得“他再也不行”。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一边ほ抱怨他不演了,一边自己还盯着他那点影子摇头晃脑,真是挺荒谬的。
最后我就想问了,这帮人到底还是不是喜剧圈的?还是块吃人的猪肉饼?还是纯粹闲得没事找茬的网友?牛群,要是真的不演了,你们还能捡起他刚出道时的段子当宝贝?或者想用“牛群不火了”来遮掩自己那个没套路、没人气的空仓?反正我是看够了,这帮人每次都喜欢写一篇“牛群完蛋”的文章,难怪好多人都觉得喜剧圈越来越没有趣味,中国喜剧界是不是快要碎了一地的盘?这么操作,粉丝真不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