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为何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而后又厌弃,其实原因很简单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为何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而后又厌弃,其实原因很简单

宫闱深处,帝王心难测。

她曾是那个被凤驾亲迎的女子,金步摇下的容颜夺天下美人之名。

他曾是那个许诺"此生唯你"的君王,龙袍加身却跪于她的罗裙之下。

世人皆羡慕她得盛宠,却不知帝心难测如沧海。

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是站在权力漩涡中心的绝世佳人。

当一代君主从极致的宠爱转为冷漠厌弃,当曾经的山盟海誓变成刺骨寒霜,究竟是人心易变,还是命运捉弄?

又或是这深宫中的爱恨情仇,本就难以挣脱?为何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而后又厌弃?且听我道来。

"陛下,微臣进宫前,老母曾嘱咐臣女,入宫不可恃宠而骄,更不可忘本。"李婉儿低着头,声音如蚊,却清晰地传入周煜耳中。

初春的御花园,梨花纷飞如雪。周煜看着眼前这个不施粉黛却依然倾国倾城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悸动。她不同于宫中那些刻意讨好的嫔妃,眉宇间透着一股清雅脱俗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朕的婉儿,抬起头来。"年轻的皇帝轻抚她的脸庞,眼中满是柔情,"你的眼睛,像是盛满了星辰。朕见一次,便要沦陷一次。"

那是大周开元三年,十八岁的李婉儿以探花之女的身份入宫选秀。她本不愿意,甚至曾想过逃婚,却因家族期盼而不得不从。父亲李文远曾是当朝探花,却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至边疆,家道中落。李婉儿入宫,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所在。

谁知一入宫门深似海,她竟得了当朝天子周煜的青睐。这个结果,连李婉儿自己都始料未及。

周煜登基不过五年,二十三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他生得玉树临风,剑眉星目,一双凤眼炯炯有神,目光所及之处,无人不为之倾倒。登基前,他便是京城最负盛名的美男子,无数闺阁少女的梦中情人。登基后,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宫佳丽三千,却鲜少有人能入他的眼。

李婉儿入宫第三日,便被破格封为贵人,打破了历代选秀的惯例。宫中嫔妃无不艳羡,更有甚者,暗中使绊子,想要陷害这位突然而来的宠妃。

"听说那李贵人不过是个寒门之女,凭什么得陛下如此青睐?"永宁宫内,一位妃嫔酸溜溜地说道。

"我听闻她擅长媚术,否则陛下怎会对她如此着迷?"另一位妃嫔附和道。

"嘘,小声点,这话若传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

流言蜚语如同毒蛇,在宫中悄然蔓延。李婉儿虽然初入宫闱,却也明白自己处境危险。一日,她正在自己的玉华宫内练习书法,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贵人,不好了!"贴身宫女小菊慌张地跑进来,"方才有人在您的点心里下毒,幸好被试毒的宫女发现了!"

李婉儿手中的毛笔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一片:"人如何了?"

"那宫女已经...已经死了。"小菊哽咽道。

李婉儿脸色瞬间惨白,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被夺走,只因为自己得了帝王的宠爱。她暗暗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查出真相,为那位宫女讨回公道。

然而,就在她准备调查此事时,周煜得知消息,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最终查明,下毒之人是贾皇后身边的一名宫女,背后指使者正是贾皇后本人。

贾皇后乃是开国功臣贾氏之女,与周煜是政治联姻。两人之间虽无太大嫌隙,却也谈不上恩爱。贾皇后生性多疑,见周煜对李婉儿青睐有加,便心生嫉妒,欲除之而后快。

"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还请三思。"李婉儿得知真相后,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为贾皇后求情。

周煜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李婉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婉儿,她险些害了你的性命,你为何还要为她求情?"

"陛下,臣女虽然身份卑微,但也知道皇后娘娘乃国之母仪,若因臣女而受责罚,恐怕会引起朝中震动。"李婉儿低声道,"况且,臣女不过是后宫一介贵人,本就不该得陛下如此厚爱。若能息事宁人,臣女愿意搬出玉华宫,到偏远宫殿居住。"

周煜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婉儿,朕知你心善。但宫中非同寻常,你若太过软弱,旁人只会得寸进尺。"他握着她的手,语重心长,"朕会护你周全,你只需做你自己便好。至于贾皇后,朕自有处置。"

最终,贾皇后被降为贵妃,失去了皇后之位。宫中一时震动,众人皆知李婉儿在帝王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在周煜的庇护下,李婉儿逐渐适应了宫中生活。她聪慧过人,很快学会了礼仪规矩,还在诗词歌赋上颇有造诣,常与周煜对诗饮酒,谈古论今,倒也不似寻常嫔妃那般浅薄。

"婉儿,你可知朕为何如此宠爱你?"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周煜搂着李婉儿,轻声问道。

李婉儿摇了摇头:"臣女愚钝,不知其因。"

"因为你不同于其他女子。"周煜轻抚她的长发,"你不求权势,不慕虚荣,心中只有真情实意。在这虚伪的宫廷中,你如同一股清泉,让朕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

李婉儿低头浅笑:"陛下过誉了。臣女不过是不善权谋,所以显得单纯罢了。"

"不,这正是朕最欣赏你的地方。"周煜深情地看着她,"在这深宫中,能保持本心的人少之又少。婉儿,答应朕,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改变。"

李婉儿点头应允,却不知这个承诺在未来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磨难。

一年后,李婉儿被册封为妃。大婚之日,周煜亲自前往迎接,打破了多年来的皇家规矩。

"天下美人,唯我婉儿。"周煜在众臣面前,拉着李婉儿的手高声宣布,"此生若负卿,当不得好死。"

满朝文武皆震惊于皇帝的痴情,太后却面色不虞。当晚,太后召见了李婉儿。

太后周清瑄,是先帝的皇后,也是周煜的生母。她历经宫廷争斗,见多识广,深知帝王之心的难以捉摸。

"婉儿,你可知皇帝为何如此宠爱你?"太后面容慈祥,眼中却闪着精明的光。

"臣妾愚钝,不知其因。"李婉儿恭敬答道。

"因你不同于其他女子。你懂诗书,明事理,更难得的是,你身上没有攀附之心。"太后顿了顿,"但切记,帝王之心,如同那天上的云,变幻莫测。得宠时须谦卑,失宠时须隐忍。"

"太后明鉴,臣妾铭记于心。"李婉儿低头应道。

"还有一事,"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皇上虽然废黜了贾皇后,但贾家在朝中根基深厚,你需多加小心。树大招风,如今你得宠,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婉儿心中一凛,更加谨慎行事。她不参与后宫争斗,也不干涉朝政,只是偶尔在周煜疲惫时,为他弹琴解乏,或是陪他谈天说地。

就这样,日子平静地过去。第三年,李婉儿诞下龙子,被册封为皇贵妃,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之位。然而,皇后之位一直空缺,朝中大臣多次上奏,请求立后,周煜却一直未有决断。

"婉儿,朕欲立你为后。"某日夜里,周煜搂着她,轻声说道。

李婉儿大惊,急忙摇头:"陛下不可!先皇后虽已被废黜,但贾家势大,若立臣妾为后,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

"朕乃一国之君,立后何须顾虑他人?"周煜不悦地皱眉。

"陛下,治国如同治家,须得顾全大局。"李婉儿劝道,"臣妾只愿陛下平安喜乐,不求虚名。待日后时机成熟,再立臣妾为后不迟。"

周煜被她的言辞打动,暂时搁置了立后之事。然而,李婉儿的谨慎并未能阻挡祸事的降临。

宫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有人在太后面前进谗言,说李婉儿蛊惑皇帝,意图把持朝政;又有人在朝中散布谣言,说皇贵妃家族贪腐,祸国殃民。

李婉儿的父亲李文远在得知女儿被封为皇贵妃后,被重新启用,官拜右丞相。这本是好事,却引来了朝中其他大臣的嫉妒。特别是贾家的族长贾明德,一直觊觎丞相之位,见李文远得势,更是心生怨恨。

一日,朝中传来消息,说边境有敌军入侵,需派大将前往镇守。周煜思虑再三,决定派心腹大将秦寿领兵出征。

秦寿,字景明,乃开国元勋之后,自幼与周煜一同长大,情同手足。他不仅武艺超群,更有谋略过人,是周煜最为信任的大将。然而,此次出征前夕,秦寿却突然来到皇宫,请求觐见李婉儿。

"婉儿,我有要事相商。"秦寿神色凝重,与往日的豪爽判若两人。

"将军有话直说便是。"李婉儿示意宫女退下,屏退左右。

"我怀疑此次边境警报是假消息,目的是调虎离山。"秦寿压低声音,"我查到,最近贾家与北方的游牧部落有所勾结,可能是想趁我离京之际,对皇上不利。"

李婉儿闻言大惊:"可有确凿证据?"

秦寿摇头:"只是一些蛛丝马迹,尚不足以定罪。但我不得不防,所以特来告知婉儿,请你务必保护好皇上。"

"多谢将军提醒,我会密切关注的。"李婉儿郑重承诺。

秦寿点头,正欲离去,却不想被一名宫女看到。这名宫女正是贾家安插在李婉儿身边的眼线,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贾明德。

贾明德得知此事,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好啊,这下有把柄了。秦寿私会皇贵妃,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他立刻派人制造证据,并在朝中散布谣言,说李婉儿与秦寿有染,两人密谋造反。同时,他又派人在李婉儿的膳食中下药,使她面色憔悴,精神恍惚,借机向周煜进谗言,说皇贵妃可能染上了恶疾,不宜再侍寝。

周煜虽然深爱李婉儿,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渐渐地,他开始对李婉儿产生了一丝怀疑。特别是在秦寿出征前夕,两人的密会,更是让周煜心中添了一丝芥蒂。

一日,周煜因政事繁忙,连续多日未曾到李婉儿宫中。李婉儿心中忐忑,派心腹宫女小菊前去打探,却被告知皇帝正在新入宫的张选侍处。

张选侍,本名张语嫣,是今年新选入宫的美人,容貌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很快就得到了周煜的青睐。

"陛下近来宠幸张选侍,已是连续五日未离开她的宫殿了。"小菊小声禀报,"听说张选侍擅长歌舞,每晚都为陛下献上新曲,陛下甚是欢喜。"

李婉儿面色不变,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帕子:"此乃常事,不必大惊小怪。"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周煜对李婉儿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曾经的恩爱缱绻仿佛只是一场梦。每当李婉儿询问,周煜总是以政务繁忙为由敷衍过去。

"陛下,臣妾可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惹您不快了?"一次难得的见面,李婉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煜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无事,朕只是政务繁忙。"说完,便转身离去,留下李婉儿一人在原地默默垂泪。

李婉儿不知道的是,周煜之所以疏远她,不仅是因为谣言,更是因为一封信。那是一封据说从李婉儿宫中搜出的信件,上面有李婉儿和秦寿的亲笔签名,内容涉及谋反之事。

这封信当然是伪造的,但造假之人技艺高超,连笔迹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再加上贾明德的添油加醋,让周煜不得不怀疑李婉儿的忠心。

"陛下,微臣认为皇贵妃与秦将军之事,必须严查。"贾明德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若不严惩,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周煜沉默不语,只是挥手示意退朝。回到后宫,他独自一人喝闷酒,想起与李婉儿的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

"陛下,您为何烦忧?"张语嫣轻步走来,为周煜斟满一杯酒,"若有什么心事,不妨说出来,也许妾身能为您分忧解愁。"

周煜叹了口气:"爱之深,责之切。朕最信任的人,如今却可能背叛朕,朕该如何是好?"

张语嫣柔声道:"陛下,人心易变,世事难料。若那人真的背叛了您,不如断然处置,以绝后患。"

周煜看着眼前这个美艳动人的女子,心中突然升起一丝厌倦。他爱李婉儿的单纯善良,也正是这种品质让他无法轻易相信李婉儿会背叛自己。然而,证据确凿,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就在周煜犹豫不决之际,边境传来捷报,秦寿大破敌军,班师回朝。这本是好事,却让贾明德等人更加紧张,生怕秦寿回京后,真相败露。

"必须在秦寿回京前,除掉李婉儿!"贾明德咬牙切齿,加紧了行动计划。

他找来一名与李婉儿容貌相似的宫女,教她模仿李婉儿的言行举止,然后安排她与一名男子在御花园幽会,确保被周煜的侍卫发现。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李婉儿"的幽会被侍卫发现,立刻报告给了周煜。周煜闻讯大怒,亲自带人前往现场,却只看到一个背影酷似李婉儿的女子慌忙逃走,而那名男子已经被侍卫擒获。

"你是何人?为何与皇贵妃私会?"周煜怒火中烧,质问那名男子。

"回陛下,小人只是一个普通侍卫,是皇贵妃娘娘命小人前来的。"那名男子跪地求饶,"皇贵妃说...说秦将军让她传话给小人,说...说要小人协助他们..."

"住口!"周煜厉声打断,"来人,将此人拖下去,严加审问!"

侍卫将那名男子拖走,周煜站在原地,脸色铁青。他本想立刻去质问李婉儿,却又怕自己一时冲动,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就在此时,张语嫣适时出现,劝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如先派人彻查,若证据确凿,再行定夺不迟。"

周煜点头,命人秘密调查此事。然而,调查的结果却是一面倒的对李婉儿不利。所有证人的证词都指向一个结论:李婉儿与秦寿有染,两人密谋造反。

周煜的心如同被一把利刃刺穿,痛不欲生。他最爱的女人,最信任的将领,竟然联手背叛他。一时间,怒火与伤心交织,让他几乎失去理智。

"传旨,即刻将李婉儿打入冷宫,待秦寿回京后,一同处置!"周煜下达了旨意,声音冷若冰霜。

宫中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曾经被宠冠六宫的皇贵妃,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李婉儿接到圣旨时,正在为小皇子读书。她听完圣旨,脸色惨白,却没有哭闹,只是平静地说:"臣妾遵旨。"

小皇子不解地看着母亲:"母妃,你要去哪里?为什么不能带上我?"

李婉儿强忍泪水,轻抚儿子的脸庞:"阿祥,母妃要去一个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带你一起。你要乖乖的,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个有担当的人。"

小皇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李婉儿则被侍卫带走,前往冷宫。

冷宫内,李婉儿孤独一人,每日以泪洗面。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会遭此厄运。她更不明白,周煜为何会如此轻易相信那些诬陷,难道这几年的恩爱都是假的?

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却又突然厌弃,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周煜自己心中清楚。

从那天起,宫中风云突变。

周煜不再踏入李婉儿的宫殿,曾经的恩宠如同流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婉儿站在窗前,看着远处飘落的花瓣,心如刀绞。她不明白,为何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而后又突然厌弃?

是她做错了什么,还是帝王的心本就难以捉摸?

在这深宫内院,权力的游戏从未停止,而她,不过是这盘棋局中的一颗棋子罢了。

冷宫的日子,比李婉儿想象中更加难熬。这里阴冷潮湿,伙食简陋,服侍的宫女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曾经的锦衣玉食,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味。

"娘娘,您看这是什么?"某日,李婉儿的贴身宫女小菊冒险来看她,慌慌张张地跑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李婉儿接过锦盒,缓缓打开,里面躺着一支金步摇,正是她成为皇贵妃那日,周煜亲手为她戴上的那支。这支金步摇是周煜特意命能工巧匠打造,上面镶嵌着珍珠和红宝石,造型为一对翩翩起舞的凤凰,象征着帝后和鸣。

"这是从哪里来的?"李婉儿声音微颤,眼中泛起泪光。

"是...是从张选侍宫中的垃圾堆里找到的。"小菊低着头,不敢看主子的眼睛,"听说陛下前日赐给了张选侍,张选侍嫌它样式老旧,就丢弃了。"

李婉儿手一抖,金步摇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明白了,周煜不仅厌弃了她,甚至将她的心爱之物赠予新宠,又被新宠嫌弃丢弃。这份羞辱,让她心如刀割。

"小菊,你可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李婉儿强忍泪水,问道。

小菊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相告:"娘娘,宫中如今都在传,陛下已经彻底对张选侍倾心,不日就要封她为妃。而且...而且张选侍已经有了身孕。"

李婉儿闻言,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晕厥过去。她和周煜在一起这么多年,生下一个皇子,却从未被立为皇后。而张语嫣入宫不过月余,就要被封为妃,甚至有可能在生下皇子后被立为皇后。这份落差,让李婉儿心如死灰。

"小菊,我的阿祥如何?"李婉儿最关心的还是儿子。

"小殿下很好,太后将他接到了身边照顾。"小菊安慰道,"太后很疼爱小殿下,说他聪明伶俐,像极了您。"

李婉儿稍稍宽心,只要儿子平安,她就还有希望。

"还有,娘娘,秦将军已经班师回朝,就在明日入京。"小菊压低声音,"听说陛下准备当众质问秦将军与您的关系,若秦将军认罪,恐怕..."

李婉儿面色一变:"秦将军乃是忠良,绝不会背叛陛下。这其中必有蹊跷。小菊,你可有办法联系到秦将军?"

小菊摇头:"娘娘,我们现在处境危险,若贸然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不如等秦将军入京后,看看情况再说。"

李婉儿点头,心中却充满了不安。她知道,如果秦寿认罪,那么她也将无法洗清冤屈;但如果秦寿不认罪,以贾明德等人的手段,恐怕会对秦寿不利。

"收拾一下,我要去见陛下。"李婉儿突然决定道。

"娘娘,不可啊!"小菊急忙阻拦,"陛下如今正在与张选侍游湖,若您此时前去,岂不是自取其辱?"

李婉儿停下脚步,苦笑道:"是啊,我如今连见他一面都成了奢望。"

就在此时,宫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婉儿和小菊警觉地看向门口,只见太监总管李德全匆匆进来,行礼道:"皇贵妃娘娘,陛下口谕,请您即刻前往乾元殿面圣。"

李婉儿心中一惊,不知发生了何事,却也不敢怠慢,急忙梳妆打扮,前往乾元殿。

乾元殿内,周煜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殿下站着几位大臣和宫女,其中就有那位张选侍,正一脸得意地看着李婉儿。李婉儿注意到,张语嫣腰间别着那支被丢弃后又捡回的金步摇,心中更是一阵刺痛。

"臣妾参见陛下。"李婉儿强忍心中悲痛,行礼道。

"免礼。"周煜冷冷地说,"李婉儿,朕待你不薄,你却是如何回报朕的?"

李婉儿一头雾水:"陛下此言何意?"

"装糊涂?"周煜冷笑,"来人,将证据呈上来!"

一名太监捧着一封信走上前,递给李婉儿。李婉儿展开一看,顿时脸色惨白。信中字迹酷似她的,内容却是她与大将军秦寿的私通证据,甚至提到了谋反之事。

"陛下明鉴,此信绝非臣妾所写!"李婉儿急忙跪下,"臣妾对陛下一片赤诚,岂敢有二心?"

"呵,女人的嘴,最会说谎。"周煜冷笑,"这信是在你宫中发现的,字迹也是你的,你还有何话说?"

"陛下,字迹可以模仿,但忠心难以作假。"李婉儿泪如雨下,"臣妾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陛下明察秋毫,不要冤枉臣妾!"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李婉儿的哭声回荡。周煜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子,心中五味杂陈。他曾那样爱她,如今却要亲手将她推入深渊。一时间,他竟有些恍惚,不知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证据确凿,应当严惩不贷。"贾明德趁机进言,"若不杀鸡儆猴,恐怕会有更多人效仿,到时候国将不国啊!"

周煜眉头一皱,正欲开口,却见殿外有侍卫匆匆进来,跪地禀报:"陛下,秦将军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周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沉吟片刻,道:"宣!"

秦寿走进大殿,一身戎装,威风凛凛。他先是向周煜行礼,然后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李婉儿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秦爱卿,你来得正好。"周煜冷声道,"朕正在审问李婉儿与你勾结谋反之事,你可有何话说?"

秦寿闻言大惊:"陛下,此乃天大的冤枉!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敢有二心?"

"哦?那这封信作何解释?"周煜示意太监将那封信递给秦寿。

秦寿接过信件,仔细查看,随即面色大变:"陛下,此信绝非微臣所写!字迹虽像,却有多处不同。而且,信中提到的密谋地点,微臣根本未曾去过!"

"秦将军,你以为狡辩就能脱罪吗?"贾明德冷笑道,"我们已经有多名证人作证,看到你与李婉儿密会。"

秦寿怒目而视:"贾大人,你这是在诬陷忠良!我秦寿一生为国征战,从未有过二心。若有人要陷害我,我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殿外又有侍卫进来,禀报说太后驾到。

众人赶忙跪地迎接,只见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来,面色凝重。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齐声问安。

太后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看向周煜:"皇上,哀家听闻你要审问李婉儿与秦寿谋反之事,特来一看究竟。"

周煜行礼道:"母后明鉴,此事证据确凿,臣儿正在审理。"

太后冷哼一声:"证据确凿?那哀家倒要看看,是何等确凿的证据,能让皇上对自己的发妻和心腹大将如此绝情!"

太后的话让周煜有些尴尬,他将那封信递给太后。太后仔细查看,然后冷笑道:"好一个证据确凿,这分明是伪造的!"

众人闻言大惊,周煜更是面色一变:"母后何出此言?"

太后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周煜:"你看看这封信,再与那封对比。"

周煜接过信件,发现是李婉儿前些日子写给太后的问安信。他将两封信并排查看,虽然字迹相似,但仔细对比,确实有细微差别。

"这...这不能说明什么。"周煜有些动摇,但还不愿承认自己被骗。

"皇上,事关重大,不如请个字迹大家来鉴定一番。"秦寿建议道。

周煜点头同意,立刻派人去请宫中的书法大师。不一会儿,书法大师到了,仔细对比两封信的字迹,最终得出结论:"两封信的字迹确实出自不同之人。后一封明显是模仿前一封的笔迹,但仍有瑕疵。"

周煜闻言,面色阴晴不定。如果信件是伪造的,那么李婉儿和秦寿就是被冤枉的。但谁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陷害皇贵妃和大将军?

"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必有蹊跷,应当彻查。"秦寿跪地请命,"微臣愿意交出兵权,配合调查,以证清白。"

"皇上,哀家以为,此事不简单。"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张语嫣,"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陷害忠良。皇上若不明察,恐怕会酿成大错。"

周煜沉默良久,最终挥手道:"此事暂且搁置,待朕亲自调查清楚再定夺。李婉儿暂且回冷宫候着,秦寿交出兵权,在府中等候朕的发落。"

李婉儿和秦寿领命退下,贾明德等人也识趣地告退。殿内只剩下周煜、太后和张语嫣。

"皇上,您怎么能如此轻易就被蒙蔽?"张语嫣不甘心地说道,"那两人狡猾得很,只是一时找不到确凿证据罢了。"

太后冷眼看她:"张选侍,此事与你何干?你一个选侍,竟敢在哀家面前对皇上指手画脚?"

张语嫣顿时语塞,跪地请罪:"太后息怒,妾身只是关心陛下。"

太后冷哼一声:"皇上,此女心术不正,恐怕图谋不轨。你若是明智,就该好好查查她的底细。"

说完,太后便离开了乾元殿,留下周煜和张语嫣面面相觑。

周煜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爱李婉儿,但却轻易相信了她背叛自己的证据;他信任秦寿,却又怀疑他与自己的爱妃有染。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

接下来的日子,周煜亲自调查此事。他先是秘密召见了李婉儿宫中的宫女和太监,详细询问了李婉儿的日常起居和与秦寿的接触。然后,他又调查了那名所谓在御花园与"李婉儿"幽会的侍卫,发现此人乃是贾家的家奴,被买通后混入宫中。

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周煜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发现,自己竟然被贾家和张语嫣联手设计,差点铸成大错。

"去,把张选侍给朕带来!"周煜怒不可遏,下令道。

侍卫领命而去,不久后却回报说张选侍不见了,她的宫殿空无一人,似乎是提前得到消息,逃走了。

周煜大怒,立刻下令彻查。最终发现,张语嫣的真实身份竟然是贾皇后的远房表妹,她入宫是有预谋的,目的就是接近周煜,为贾家报复。至于她所谓的怀孕,也是假的,不过是为了巩固地位的谎言。

真相大白,周煜心如刀绞。他不顾群臣劝阻,亲自带人查抄了贾家府邸,发现了大量贪污受贿的证据,以及谋害忠良的罪证。贾明德畏罪自杀,贾家满门被抄,只留下几个年幼的孩子,发配边疆。至于张语嫣,虽然逃出了皇宫,却在逃亡途中被捕,最终被贬为庶人,发配边疆。

处理完这些事,周煜立刻前往冷宫,亲自迎接李婉儿回宫。

冷宫内,李婉儿正在为一盆快要枯萎的兰花浇水。这盆兰花是她入宫时带来的,陪伴她度过了这些年的宫廷生活。如今,花儿奄奄一息,似乎预示着主人的命运。

"婉儿。"周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歉疚和心疼。

李婉儿转身,看到周煜站在门口,眼中满是愧疚。她没有行礼,只是平静地看着他:"陛下怎么来了?"

"婉儿,朕错了。"周煜几步上前,跪在李婉儿面前,眼中含泪,"朕被蒙蔽了双眼,伤害了最爱的人。"

李婉儿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爱她入骨,又将她弃如敝履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她以为他们的爱情能够战胜一切,却不想在权力和阴谋面前,爱情是如此脆弱。

"陛下,臣妾不怪您。"李婉儿轻声说道,"只是,这宫中风波,臣妾已经心累了。"

"婉儿,给朕一个弥补的机会。"周煜紧握她的手,"朕已下旨,立你为皇后,九重宫阙,只你一人能与朕并肩。"

李婉儿摇头:"陛下,臣妾不求富贵荣华,只想平安喜乐。这皇后之位,恐怕会引来更多祸端。"

"朕会保护你,再不让任何人伤害你。"周煜坚定地说,"朕已经处置了贾家,还了秦寿清白,朝中再无人敢对你不敬。"

李婉儿沉默良久,最终轻叹一声:"陛下,臣妾需要时间思考。"

周煜点头,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伤害了李婉儿,要重新获得她的信任,需要时间和耐心。

"婉儿,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朕都尊重。但请你相信,朕对你的爱,从未改变。"周煜深情地说。

李婉儿没有回应,只是转身继续照料那盆奄奄一息的兰花。周煜看着她消瘦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愧疚和心疼。

接下来的日子,周煜每天都会来冷宫看望李婉儿,有时带着珍奇玩物,有时带着新鲜水果,有时则只是陪她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说。

李婉儿的态度渐渐软化。一方面,她确实爱着周煜,尽管他伤害了她;另一方面,她也明白,在这深宫之中,没有周煜的保护,她和儿子都将处境危险。

一个月后,在太后的劝说下,李婉儿终于同意回到自己的宫殿,并接受册封为皇后的旨意。

大婚之日,全城欢庆。周煜亲自前往迎接李婉儿,比当年更加隆重。这一次,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李婉儿面前,郑重承诺:"此生若再负卿,天诛地灭。"

李婉儿被他的真情打动,泪眼婆娑地扶他起来:"陛下言重了。臣妾只愿陛下金玉良言,莫负今日誓言。"

成为皇后后的李婉儿,不再像从前那样全心信任周煜,而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参与朝政,保护自己和儿子的安全。她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单纯和善良不足以保护自己,必须学会权谋和自保。

周煜也从这次事件中学到了教训,不再轻信谗言,重用贤臣,远离奸佞。在李婉儿的辅佐下,大周迎来了国泰民安的盛世。

然而,李婉儿的心结却一直未能完全解开。每当夜深人静,她都会想起那段被冤枉、被囚禁的日子,想起周煜看她时那冷漠的眼神,心中就会涌起一阵悲凉。

周煜察觉到了她的心事,努力用各种方式弥补。他为李婉儿建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行宫,取名"忘忧宫",希望她能够忘记过去的痛苦;他还亲自为李婉儿写诗作画,表达自己的歉意和爱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婉儿的心结渐渐解开。她明白,周煜也是受害者,被人利用了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在这深宫之中,没有人是完全无辜的,也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十年后,小皇子长大成人,被立为太子。李婉儿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儿子终于有了稳固的地位。

一日,周煜带着李婉儿到御花园赏梅。冬日的梅花傲雪怒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婉儿,你还记得我们初次相见时,也是在这御花园吗?"周煜牵着李婉儿的手,回忆道。

李婉儿点头微笑:"那时陛下风华正茂,臣妾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

"十六年过去了,朕已经不再年轻,但对你的爱却从未减少。"周煜深情地看着她,"婉儿,你可知朕为何当初那样宠爱你,又一时鬼迷心窍厌弃你?"

李婉儿微笑:"陛下,是因为您爱臣妾,却又害怕这份爱会成为您的软肋。"

周煜叹息:"是啊,帝王之心,最是复杂。朕爱你的单纯善良,却又担心这会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朕爱你的聪慧才智,却又害怕你会因此干政;朕爱你给朕的安宁,却又怕这安宁会让朕失去警惕。在那些流言蜚语面前,朕一时迷失了自己,忘了最初爱你的初心。"

"所以陛下宁愿相信那些谗言,也不愿相信臣妾对您的一片真心?"李婉儿轻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往日的伤痛。

"朕错了,是朕辜负了你。"周煜握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悔恨,"幸好上天给了朕改过的机会,否则朕此生都无法原谅自己。婉儿,这些年来,你可曾真的原谅朕?"

李婉儿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臣妾也有不足之处,当初若能更加坚强,更加果断,或许就不会落入他人圈套。这些年来,臣妾已经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原谅。"

周煜欣慰地笑了:"婉儿,你永远比朕想象的更加宽容和智慧。正是这样的你,才让朕深深着迷。"

两人相视一笑,牵手走在梅花丛中,留下一串串脚印和笑声。

二十年后,周煜驾崩,李婉儿的儿子继位。李婉儿被尊为太后,但她并不干预朝政,而是安心在宫中颐养天年,偶尔指点新皇后处理后宫事务。

一日,她来到当年的冷宫,看到那盆曾经奄奄一息的兰花,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娘娘,您为何要来这伤心之地?"陪伴她多年的小菊,如今已经是掌管六宫的女官,关切地问道。

李婉儿轻抚那盆兰花,微笑道:"这里曾是我最绝望的地方,但也是我重生的起点。若非当年的磨难,我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立足。"

小菊感慨道:"娘娘一生传奇,从宠妃到弃妇,再到皇后太后,经历了太多风雨,却依然如这兰花一般,愈挫愈勇,终成传奇。"

李婉儿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往事的影子:"人生如戏,帝王之心难测。当年他对我极尽宠爱,后又突然厌弃,我曾以为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如今想来,这或许是上天对我的历练,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他人的宠爱,而在于自己内心的强大。"

帝王一生,最难得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一颗始终如一的真心。周煜与李婉儿的故事,流传千古,告诉世人:爱之深,责之切,有时候,最爱的人反而最容易伤害彼此。唯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唯有相互信任,才能白头偕老。而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唯有保持本心,方能不被吞噬。

"不知后人看到我们的故事,会作何感想?"李婉儿望着远处的紫禁城,轻声问道。

"后人会说,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背叛、怀疑与信任的故事。"小菊回答,"也是一个关于一个女子如何在逆境中崛起,最终成为传奇的故事。"

李婉儿微微一笑,不再言语。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她的脸上,为这位经历沧桑的女子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她的故事,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但她所展现的坚韧与智慧,却将永远激励后人。

为何一代君王对她极尽宠爱,而后又厌弃?答案或许不仅仅是权力的游戏,阴谋的陷阱,更是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在爱与权力的交织中,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塑造了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