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一赛“破圈” 开拓冰城“文旅+体育”新机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电竞 > 新闻动态 >

一赛“破圈” 开拓冰城“文旅+体育”新机遇

激烈拼抢。

边线突破。

加油助威。

突破上篮。

后仰投篮。

本报记者张堃雷/文韩伟/摄

“说实话,这场球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个人是没想到的。”复盘这场2025暑期篮球嘉年华邀请赛时,赛事承办方哈尔滨中篮体育总经理杨鑫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没想到——没想到观众人数这么多,没想到第一次试水就有了小的盈利,没想到一场篮球赛点燃一座城市的体育热情。

作为哈尔滨市“首次完全通过市场化运营”引进的国内顶级职业篮球赛事,能成为今夏哈尔滨体育带动体育产业化运营和文旅消费的案例,杨鑫说结果很开心,过程很惊心。“从活动招商到赛事筹备,其实这次比赛遇到了很多坎儿,我们也一度做好了赔钱的准备。”一家成立了仅仅一年半的公司,在冰城体育界上演了一出“以小博大”的戏码,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哈尔滨体育完全靠市场化运营的可能,更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了哈尔滨体育产业的无限潜力。

97%的调研结果曾让他信心满满

2014年至2015年,中国男篮以及麦克格雷迪等篮球明星曾先后来到哈尔滨,在这里进行了高水平的比赛或表演赛,让哈尔滨的篮球热度达到了顶峰。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成为了哈尔滨篮球最后的疯狂。从那以后的10年间,虽然也有霍华德等明星来到哈尔滨跟球迷热情互动,但他们并未在这里参与比赛,只是停留在了短暂的表演层面,且来哈短暂停留的球星也是屈指可数。加上没有职业化篮球队将哈尔滨作为主场,冰城球迷想在家门口看高水平篮球赛成了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综合几项因素,让杨鑫坚定了引进高水平篮球赛事的信心。但10年没有承接此类赛事的哈尔滨,真的具备办赛条件吗?“肯定没问题!”从小打篮球、从哈体院毕业后就参与篮球青训的杨鑫丝毫没有犹豫自己的判断。作为一位准“90后”,他对新鲜事物也始终保持着敢于挑战的心态。

“这几年哈尔滨建立了很多私人篮球馆,大家开始愿意主动参与篮球训练,并愿意为这项运动买单。在这样的节点举办一场高水平的比赛,我相信哈尔滨球迷的眼光。”利用周末等时间,杨鑫和团队伙伴们来到中央大街和各高校通过小程序进行了问卷调查——“如果哈尔滨举办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您是否愿意买票到现场观赛?”最终,97%的人表示愿意到现场买票观赛,这也让团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经过与业内人士的深入探讨,杨鑫将赛事的对阵双方,确定为杨瀚森在CBA的母队青岛国新男篮,以及为CBA提供外援储备的美国NCAA联合队。

0赞助,开票3天仅卖出6000元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杨鑫的心凉了大半截。“赛前对这项赛事看好的人,基本都在这个屋子里了。”赛后复盘时,杨鑫依然一脸苦笑,这场被他给予了无限希望的比赛,险些就让他赔了个底朝天。

比赛前两个月,杨鑫开始为赛事寻找赞助商,多家本地知名企业都在他讲述赛事愿景时扔下了同一句话:“这比赛能有人看吗?”在接洽了五六家企业后,杨鑫猛然意识到这次比赛基本要处于“裸奔”的状态了。十几年没有高水平篮球赛事的落户,已经让众商家对于完全由赛事公司运营的比赛失去了信心。

然而打击远不止于此。6月底,比赛的门票销售正式启动,中篮体育找到了两家专业的票务机构进行门票的销售和运营。但开票3天仅6000余元的销售额,让杨鑫和团队彻底慌了。“要是按这个趋势可能就不止是赔钱了,我们这些年的心血可能都白费了。”正当杨鑫一筹莫展之时,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则消息让事情出现了重要的转机。

北京时间6月26日,在2025年NBA选秀大会上,中国小将杨瀚森在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而他在CBA的母队,正是本次比赛的对阵双方之一青岛国信男篮。消息一出,球迷们来赛场看青岛男篮的热情瞬间被点燃。6月27日起,本次赛事的门票销售持续走高,甚至在比赛开赛前3天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敢于尝鲜的杨鑫,上天似乎也愿意多给他一次机会。“其实想通过比赛赚钱是其次的,还是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能让更多高水平篮球比赛来到哈尔滨,为我们这座城市后备篮球力量的培养造福。”

抱着这样的心态,杨鑫把此次比赛的门票价格定得十分亲民——100元、150元、180元、280元、350元、430元6档门票,让广大球迷直呼“太良心了”。门票销售局势的逆风翻盘,也让不少曾经质疑球票是否能卖出去的部门主动上门,找到杨鑫回购球票。球票的“洛阳纸贵”,也让杨鑫彻底没有了赔本的后顾之忧。随着两支队伍的顺利抵哈,一场篮球视觉盛宴蓄势待发。

3348张球票背后,激活“文旅+体育”新动能

简单用“座无虚席”已经无法形容7月26日当晚这场暑期篮球嘉年华邀请赛的氛围。不仅观众席没有空位,就连摆在场边的临时席也被篮球爱好者“占领”。

据官方提供的票务信息显示,当天比赛共卖出球票3348张,开赛前3天所有价位门票就已全部售罄。在观众地域分布上,86%的观众来自哈尔滨本地,其余14%的观众来自绥化、牡丹江、大庆、长春和青岛等城市,外省球迷占观众总数的近10%。从观众的年龄上看,60%的现场观众为31~40岁的“80后”和“90后”,超强的购买力让他们成为了观看体育赛事的消费主体人群;41~50岁的观众占比达19%。综合分析观众的总体消费能力,40%的现场观众为高消费力群体,中高消费力的观众达到12%。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虽然体育赛事观赛相较于文化娱乐演出和电影市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门槛,但只要牢牢抓住这些核心消费人群,哈尔滨本土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依旧大有可为。

球迷们山呼海啸的加油声给予球员和参与比赛的工作人员十足的动力。青岛国信男篮队长、出生在哈尔滨的小伙王睿泽在赛后表示,这虽然是自己第一次在家乡哈尔滨打比赛,但现场热烈的气氛让他感觉非常震撼。“家乡父老的加油让我们充满了动力,这里浓厚的体育氛围确实让我们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为家乡能有这么多忠实的球迷感到开心,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可以回家来打比赛。”

一场“翻盘”让冰城体育看到无限可能

各方积极的反馈讲出了中篮体育心声,“这几年哈尔滨的文旅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这次比赛能有如此好的反响,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吃到了哈尔滨从‘一季火’到‘四季红’的红利,跟着赛事游‘尔滨’成了很多外地人的新选择。”杨鑫说。

据了解,在赛事举办前后,赛场周边宾馆和酒店的入住率提升了50%以上,很多酒店甚至在比赛举办期间始终处于满房的状态。“大家的热情不仅让承办比赛的我们没有亏本,还让我们有了继续承接高水平篮球赛事的动力。”谈到对这项赛事未来规划,杨鑫坦言,这次的良好反响已经让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承办一场比赛,而是将这项赛事打造成类似于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一样的IP,让它成为冰城每年夏天固定的篮球节日,同时与文旅相结合,打造“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范本。

杨鑫说在他看来,这场赛事的“逆风翻盘”不仅给予了他们以信心,更应该成为哈尔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起点。“近几年来,很多高水准的文艺演出纷纷来到哈尔滨,引发了文旅产业的热潮。而依靠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吸引外地人来哈始终没有被开发。作为哈尔滨市‘首次完全通过市场化运营’引进的国内顶级职业篮球赛事,我们希望给体育界的同仁们开辟一条新赛道。也希望我们这次的低开高走,能让更多哈尔滨的体育工作者看到用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营体育赛事的希望,帮助这个行业树立信心。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赛事来到哈尔滨举办,这座城市的体育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提档升级。”

杨鑫坦言:“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我们希望明年能继续扩大赛事的规模。或是多邀请几支CBA和国外队伍,在哈尔滨进行多场次的邀请赛;或是邀请两支高水平队伍,在黑龙江多个城市进行巡回赛,用这样的方式继续扩大篮球项目的影响力,践行我们的初心,为各个职业俱乐部输送更多来自哈尔滨的篮球人才。”在赛事推广方面,杨鑫说,未来他们也将利用好CBA知名球员的影响力和流量,让他们成为扩大哈尔滨城市美誉度的“活体名片”,吸引更多外地球迷在观赛的同时,成为哈尔滨文旅宣传中的一环,为家乡文旅事业的发展和哈尔滨城市影响力的扩大持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