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大使担忧以色列灭亡,警示中国或助伊朗重启导弹项目
由于中国和伊朗是战略盟友,又因为伊朗打算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不少以色列人对中国和伊朗关系亲密的事儿感到挺费解的。
不过,对于大部分犹太精英来说,他们很清楚中国不会支持伊朗消灭以色列,所以在逐步发展友好关系方面,还是挺有底气和信心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7月27日,媒体报道说,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莱特提醒大家,中国或许在协助伊朗重启导弹项目。
中伊之间的友好情谊,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涉及到双方的战略布局和多方面的合作。
中国和伊朗的友谊源远流长,至今还充满了重大的战略分量。早在古时候,丝绸之路就让两国紧密相系,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到了现代,双方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
2025年4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会谈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直言不讳地说,伊朗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全方位合作伙伴。中伊之间的友谊经过多次国际变迁的考验,走到今天,发展双方关系已成为双方都认同的战略方向。
这些年来,中伊两头紧紧相依、携手同行,彼此扶持中加深了政治信任,在务实合作中把利益绑得更紧,通过共同应对单边霸凌的挑战,双方的战略合作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在经济合作方面,两边关系可算得上紧密无间。中国是伊朗的重要贸易伙伴,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挺关键的,而中国则给伊朗带去了不少工业制成品、技术援助和投资,合作关系日益深化。
从贸易数字上看,两边的交易额一年比一年高,逐渐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这种经济上的深度合作,不光满足了双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成为政治信任的重要支撑。
在国际事务里,中伊两国的合作还挺密切的。遇到美国频繁加关税、搞霸凌,伊朗和中国都挺挺站在一起,彼此支持,齐心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一起维护多边主义的原则。
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里,双方在不少问题上持类似的看法,一起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维护国际上的公平和正义。不仅如此,伊朗还挺支持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职位,双方都希望在多边平台上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共同繁荣发展。
以色列的担心,主要还是看地区局势的变化,加上对自己安全的考虑,觉得得保持警惕。
7月27日,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莱特提醒说,中国或许在暗中协助伊朗重启导弹项目。说这话,实际上也反映出以色列对自己安全的紧张感,以及对地区局势动荡的敏锐观察。
伊朗一直被以色列当成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伊朗在军事力量上的提升,特别是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以色列感到挺不踏实。
伊朗拥有各种类型的导弹,射程范围甚至能覆盖以色列的整个领土。在之前的多次地区冲突中,伊朗支持的一些武装力量也曾用导弹攻击以色列境内的目标,这让以色列对伊朗导弹技术的提升格外警觉。
从当前地区局势来看,近几年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不少变化。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时常升温,在6月24日达成暂时平息的停火协议之前,两边曾经经历过一段激烈的冲突阶段。
这12天的战事里,伊朗的防空系统几乎被以色列打得瘫痪。以色列担心,冲突结束后伊朗会赶紧重建,还要把军事力量搞得更强,尤其是导弹方面。作为在军事技术上有点底蕴,又和伊朗保持友好的国家,中国自然成了以色列关注的重点。
还有新闻说,伊朗通过卖石油,可能拿到中国的防空导弹系统,用来修补自己的防空网。虽然中国方面出来澄清了,但这消息仍在一定程度上让以色列感到担心。
以色列觉得,要是中国的先进军事技术落到伊朗手里,可能会打破区域内的力量平衡,变得更加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而且,以色列一直紧盯着伊朗的导弹项目,因为伊朗的导弹对他们的威胁更切实,比起核计划,导弹能随时发起攻击,而且防御起来也不太容易。
中国的立场和实际情况:坚持原则、澄清谣言,以及考虑到的现实因素
就以色列驻美大使的警告而言,从中国角度来看,这纯属没有任何依据的说法。中国一直坚守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载具扩散的原则,同时明确表示不会向交战国提供武器。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期间,以及停火之后的阶段,中国始终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积极推动和谈,促使地区局势更趋稳定。
如果有外媒炒作伊朗从中国进口了大量防空导弹等装备,犹太方面第一时间去找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确认,中方也马上澄清说那些报道不是真的。
中国外交部觉得啊,一直是按着中国出口管制法律法规,还有我们的国际责任,来严格把控军民两用物品的出口,不马虎。
在实际操作中,军事装备的出口可不是随便搞搞那么简单,这事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好多方面的因素。要是把军火往伊朗这样的地区局势特别敏感的国家出口,得特别小心,得考虑清楚各种可能的影响,不能马虎。
从技术转让和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对高端军事技术的出口非常谨慎,态度一直比较保守。
以伊朗之前宣传从中国引进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为例,专家们说,想在一个月内把谈判、采购到交付全部搞定,简直是幻想。即便是临时调拨现货,配套的雷达、指挥控制设备,以及人员基础培训,也绝对不是一两个月能搞完的事。
再说,按照现在中伊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达到那种能够建立起战略互信,从而立即出售尖端先进武器的水平。
这次伊朗宣传引进中国防空导弹,主要还是为了信息战的需要,怪不得说是安抚民心、凝聚士气,显示政权的强硬姿态。对外看呢,则是对以色列和美国发出个强烈威慑信号,告诉他们别因为伊朗的防空系统暂时出了点状况就轻易挑起新一轮的战火,再提高对手下一步军事行动的风险成本。
中伊两国关系之所以能保持友好,主要是为了推动经济合作、协调国际事务等等多方面的正常合作需求,根本不是像以色列担心的那样,会帮伊朗搞威胁其安全的导弹项目。
以色列驻美大使的警告,更多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担忧,反应有点过头,缺乏确凿的依据。中国在中东一直积极维护和平与稳定,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端,而不是把局势给搞得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