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拉松开放报名,AB类抽签世界首创,中签前景如何?
南京马拉松这次搞了个新玩法,直接把跑友圈炸开了锅。去年那些跑得快的选手还能靠成绩直接晋级,今年规则全变了,改成AB两类抽签。简单来说就是跑得快的和跑得慢的分开抽,听起来挺公平,但仔细一算账,有人欢喜有人愁。
先说说A类选手。这些人成绩达标,大概能占到总报名人数的两成左右。他们能分到四成名额,中签概率看着挺美。按去年数据推算,差不多六成机会能中签。最爽的是如果中签的人不交钱,名额还能回流给其他A类选手。这就好比吃饭时有人临时退桌,排队靠前的人就能捡漏。不过今年无锡马拉松出现意外情况,报名火爆程度超预期,南京可能也会这样。要是达标选手突然暴增,中签率可能直接腰斩到五成。
B类选手可就惨了。这些人要么成绩不达标,要么是刚开始跑步的新手。他们要跟至少十万人抢剩下六成名额,算下来中签率可能连一成都没有。去年好歹还有16%的机会,今年直接掉到个位数。这就跟抢春运火车票似的,手速网速缺一不可。最扎心的是看着A类选手有多次候补机会,B类选手抽不中就真没戏了。
赛事方这么改也是被逼无奈。去年无锡马拉松出现万人直通的盛况,把主办方吓了一跳。现在改成限额抽签,既能让高手有奔头,也给普通跑者留点念想。不过2.4万个名额里,实际能抽的只有1.9万左右。剩下都被公益名额、赞助商、急救跑者这些特殊渠道分走了。这就好比一个大蛋糕,真正能随便拿的只有中间那小块。
今年最魔幻的可能是报名数据。原本预测1.2万A类选手,搞不好会冲到2万。无锡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当时预测破三选手来四成,结果来了六成。南京要是也出现这种情况,A类中签率还得往下掉。B类更不用说,去年9.3万人报名,今年突破10万大关毫无压力。要是碰到极端情况,说不定15万人来抢那1.1万个名额。
候补机制这次成了最大变数。A类选手抽签后要是有人放弃,没抽中的还能捡漏。但B类选手就没这个福气了,抽不中只能干瞪眼。这就造成个有趣现象:同样是没中签,跑得快的可能最后能候补上,跑得慢的彻底没戏。你说这算不算变相鼓励大家拼命跑成绩?
现在问题来了:要是你今年想报名,会选哪种方式?是拼命训练冲A类,还是佛系跑步听天由命?听说已经有跑友开始连夜刷成绩了,毕竟A类门槛放在那。不过话说回来,马拉松本质不就是挑战自我吗?与其纠结中签率,不如先定个小目标——下次能不能跑进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