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美国人靠不住,欧洲要动真格的了
“我们不会被威胁。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加征关税后的24小时内,把这句话直接甩上了社交媒体。
没有外交辞令,没有缓冲修饰,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向大西洋彼岸。
2025年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突然发难,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统一征收30%关税。
德国汽车、法国红酒、意大利皮具——这些欧洲经济的命脉被直接架上火堆。 特朗普在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信中写道:“美国人民不能再为欧洲的发展买单。 ”
欧盟的反击快得让华盛顿措手不及。 48小时内,一份价值21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被激活,美国农产品、机械和消费电子产品被精准锁定。
比如对美国鸡蛋加征25%关税后,美国超市蛋价三天内飙涨15%,货架贴出限购通告,网友自嘲“煎蛋自由”都没了。
更狠的是藏在后面的“核武器”:欧盟贸易部长会议紧急敲定第二份反制清单,覆盖720亿欧元美国商品,波音飞机、肯塔基波本威士忌、加州葡萄酒全在靶心。
布鲁塞尔街头,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举着206页的文件对记者说:“30%的税率? 这几乎等同于封锁跨大西洋贸易。 ”
他刚结束与美国谈判代表的通话,对方语气困惑——连他们都没料到特朗普会把关税从临时10%直接拉高到30%。 谢夫乔维奇摇头:“我们离协议曾只差一步。 ”
真正让特朗普失算的,是欧洲掏出的“独立宣言”。
7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堡议会大厅揭开蓝幕布,身后屏幕跳出巨幅数字:2万亿欧元。
这是欧盟2028-2034年的七年预算案,金额相当于欧盟过去七年总支出的1.6倍。
国防拨款从现在的262亿欧元暴增五倍至1310亿欧元,还专门设立4510亿欧元“欧洲竞争力基金”,要打造属于欧洲的军火产业链和清洁能源引擎。
“新时代需要新时代的预算。”冯德莱恩这句话让台下德国代表眉头紧锁。
德国担心预算规模膨胀会加重债务,法国却悄悄盘算把更多钱塞进自家核能项目,东欧国家举牌要求补偿金。
这场2万亿的“离婚财产分割”,暴露了欧洲内部的裂痕,却也证明他们宁可自己吵翻天,也不愿再吃美国的要挟。
贸易战场的数据更刺痛美国人。欧盟公布7月出口数据:单月外贸顺差236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底气来自哪? 德国大众和宝马已紧急削减对美汽车出口,把生产线转向中国;法国酒商把滞销红酒装上中欧班列,结果对华葡萄酒订单暴涨52%。
而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正看着暴跌17%的大豆价格发愁,威斯康星州的奶酪厂成排倒闭,普通家庭年支出因物价上涨额外多花3800美元。
特朗普曾自信满满宣称:“就算我们征税,他们也不会去找中国。 ”但他没算到欧洲的求生本能。
2025年5月,欧盟与中国在布鲁塞尔签下一纸协议:《中欧绿色氢能技术标准互认框架》。
德国车企当场下单1000套中国氢燃料设备,成本直降12亿欧元。 当美国封杀中国光伏产品时,欧盟却把中国电池板铺满地中海屋顶。
硝烟中最荒诞的一幕发生在布鲁塞尔谈判室。
欧盟要求美国解释30%关税的依据,美方代表竟递上一份空白A4纸:“具体商品税率? 等8月1日你们自己看海关系统吧。 ”这种傲慢彻底激怒欧洲议员。
奥地利代表拍桌离场:“当美国用关税当匕首抵住我们喉咙时,任何合作协议都是废纸! ”
此刻的欧洲,连红酒杯里都飘着火药味。 波尔多酒庄把特朗普画像印在滞销红酒瓶上,标签写着“30%特别酸度”;
柏林出租车司机指着计价器抱怨:“钢铝关税让车价涨了20%,现在又来30%? 美国人当我们是提款机! ”
7月14日,欧盟27国贸易部长围坐在布鲁塞尔橡木长桌旁。爱尔兰代表托马斯·伯恩试图缓和:“谈判延期总比打贸易战强。 ”
但法国和西班牙代表直接甩出720亿清单:“要么一起亮剑,要么独自投降。 ”最终,冯德莱恩签字延长谈判期限至8月1日,桌下却踩着启动反制措施的踏板。
欧洲工厂的机器仍在轰鸣。 德国莱茵金属生产线昼夜不停制造炮弹,工人笑称“感谢特朗普让我们加班”;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把原定运往美国的设备改贴“墨西哥组装”标签。
当被问及是否怕美国制裁时,CEO温彼得指着欧盟新预算案耸肩:“我们有4510亿欧元撑腰,还怕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