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元帝王蟹,南大食堂的这波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学食堂的初心不是校园米其林!
南京大学食堂推出999元的帝王蟹,算是上半年“你来点菜我来做”的后续。
不得不承认,学生群体经济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大部分都是还没挣钱的年轻人,靠着家里给的生活费过日子。
平时吃饭都是精打细算,早饭五块钱包子加豆浆,中午晚饭各十块左右。
偶尔周末加个菜,点份的红烧肉,都觉得是改善生活了。
这样的孩子在大学里不是少数,是大多数。
你让他们看着食堂橱窗里摆着的999元帝王蟹,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辛辛苦苦攒了一个月的钱,发现还买不起食堂的一个菜。这不是在提醒他们家里穷吗?
大学本来应该是个相对平等的环境,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这些外在的东西能淡化一些就淡化一些。
现在倒好,食堂都开始搞阶级分化了。
食堂负责人回应说比市场价便宜。
但这个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劳斯莱斯打八折,它还是劳斯莱斯,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东西。
在学生食堂摆这个,就是不合适。
要是在校外开个高档餐厅,爱卖多少钱卖多少钱,没人管你。
但这是学校食堂,面对的顾客群体就是学生。
学生食堂最基本的职责是让大部分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起。这三点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本来是求知识、做学问的地方,现在快变成炫富竞技场了。
有人替学校说话,说是为了接待外校来的专家学者。院士来访,总不能让人家在食堂排队打饭吧,多少得有点档次。
这个理由能理解,但不代表认同这个做法。
要接待外宾,完全可以在教工餐厅单独开个窗口,专门搞个接待区域,想摆多贵的菜都行。
但普通学生食堂不是显摆这些的地方。
999块钱对学生意味着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几十本专业书。
拿这笔钱去吃一只螃蟹,连壳都得嚼碎了咽下去才觉得值。
这种东西一旦出现,就很难收回去了。
今年推出帝王蟹,明年是不是要推出和牛套餐?后年是不是要搞鱼子酱自助?
到时候普通学生进食堂,跟走进奢侈品店似的,只能看不敢买。
那还叫食堂吗?干脆改名叫校园米其林体验中心算了。
学校食堂就得有学校食堂的样子。
要真想照顾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办法多的是。
可以多开几个平价海鲜窗口,整点实惠的鱼虾蟹。
非要把帝王蟹这种奢侈品摆出来,除了制造焦虑,还能有什么用?
表面上看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学生中间划了条贫富线。
有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本来在学校过得挺好的。
大家穿得差不多,用得差不多,日常开销也差不多。
他们可以暂时忘记家里的经济压力,专心搞学习。
现在食堂搞出这么一出,这不是在戳人家心窝子吗?
大学应该是最纯粹的地方。在这里,你的出身、你家的经济条件,都应该被淡化。
大家凭本事说话,凭能力竞争。你成绩好就是牛,你科研做得好就是强,你参加社团活动表现出色就值得尊敬。
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
现在搞这套东西,是在往相反的方向走。
有钱人家的孩子想吃好的,这是人之常情。
但至少别在食堂这种最基础的公共场所搞。
在学校食堂摆这个,就是不合适。
学校食堂不是让你去满足那百分之一学生的奢侈需求。
大学生活本来就够卷的了。
学习要卷,实习要卷,考证要卷,保研要卷。现在连吃个饭都要卷起来了?
这不是瞎搞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菜吗,不想吃不点就是了。
但不是这么简单。这个菜摆在那里,它就是一个象征,一个信号。
它在告诉所有人,看,这里有些人吃得起999的螃蟹,有些人吃不起。这条线一旦划出来,就很难抹掉了。
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供应。
这话没错,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
学校食堂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它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
真想做生意,可以开餐厅。想卖多贵的菜都行,市场会给你答案。
但在学校食堂,你得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
不能说有十个学生想吃帝王蟹,你就不管那九百九十个吃不起的学生的感受了。
食堂看起来只是个吃饭的地方,但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很重要。
赶紧把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撤了吧。
让学生们安安心心吃个饭,比什么都强。
食堂就该是个朴实的地方,大家排队打饭,选自己喜欢吃的菜,价格合理,味道不错,这就够了。
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花样,真的没必要。
社会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等他们毕业了自然会遇到。
在学校的这几年,能不能让他们少受点污染?
#热点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