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中国资源?没门!中国出手一招,制裁了荷兰震慑了欧盟
凭啥以前我们受了委屈,就只能“强烈谴责”几句完事儿,现在却能直接动手,把对方打得嗷嗷叫?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跟你说,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咱们的“工具箱”里,早就装满了硬家伙。
你还记得不?以前美国那些军火商,一边赚着我们的钱,一边把武器卖给台湾,简直就是骑在我们脸上输出。就说那个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那叫一个嚣张。以前我们也就是外交部出来说几句,感觉不痛不痒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直接掏出了一本“黑名单”,学名叫《不可可靠实体清单规定》。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谁上了这名单,就等于在中国市场被判了“死刑”。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就是第一批“幸运儿”。
清单一出,规定得明明白白:禁止你们在中国搞任何进出口,别想在中国再投一分钱,公司高管也别想来中国了,来了就给你遣返。最狠的是,还给他们开了张天价罚单,数额是他们对台军售合同金额的两倍!你说解气不解气?
这就叫用你最熟悉的方式,来教训你。我们不是野蛮人,我们是拿着法律武器,堂堂正正地反击。
这事儿在国际上都炸了锅。
有个叫威廉·赖因施的美国专家,他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就公开说,中国的这个清单,让很多在中国有业务的美国公司都捏了一把汗。他们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因为这套玩法,美国自己最熟悉,也最怕别人用在自己身上。
这还只是开胃菜。法律武器是“师出有名”,但有时候,还得来点更直接的,打到肉里才疼。这就得说到我们的另一件“神兵”了——资源掌控。
这事儿就得提一提“镓”和“锗”这两种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金属。这俩玩意儿,是制造高端芯片、雷达、光纤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命根子。巧了,这两种东西,咱们国家的产量占了全球的大头。
去年,美国联合荷兰、日本,不让我们买高端光刻机,想卡我们脖子。行啊,你不让我造面包的机器,那我就不卖给你面粉。2023年8月1号,我们商务部直接宣布,对镓和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消息一出来,全球半导体行业都懵了。路透社当时就有报道,说很多国际大厂都紧急联系中国供应商,生怕断了货。这就好比什么?你家厨房再豪华,没有米下锅,你也得饿肚子。美国想搞科技封锁,结果我们直接从源头上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
你看,这就是现在的我们。不再是单纯地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用手里的牌,告诉你什么叫“互相伤害”。我们的工具箱里,有法律的剑,也有资源的盾,谁想来碰一碰,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当然,最精彩的一场大戏,还得是跟荷兰的那场“掰手腕”。那才叫一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简直能拍成电影。
这事儿的主角,是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这家公司本来是荷兰的老牌企业,后来经营不善,快不行了。
这时候,我们中国的闻泰科技出手了,花钱把它买了过来,又是给资金,又是给市场,硬是把这家快倒闭的公司给救活了,还做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在汽车芯片这块,成了欧洲很多大车厂离不开的供应商。
眼看着我们把“丑小鸭”养成了“金凤凰”,荷兰人眼红了。去年10月份,荷兰政府突然翻脸,说安世半导体关系到他们的“经济安全”,直接来了一招“强制托管”。
啥叫强制托管?说白了,就是公司还是你的,但管理权归我了。我们派过去的董事,权力被暂停了,公司的重大决策,都得荷兰政府点头才行。这不就是明抢吗?吃相也太难看了。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下完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被人抱走了?要是搁以前,我们可能真的就只能发个声明,抗议几句。但现在,时代变了。
荷兰那边刚宣布完,我们商务部这边就动了。没有大张旗鼓,就是悄悄地给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几家工厂,下了一道出口管制令。
这招简直是神来之笔!荷兰政府不是要管吗?行,你在荷兰的公司你管。但你别忘了,安世半导体很大一部分产能,可都在我们中国。现在,这些在中国生产的芯片,一颗都别想运出去!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荷兰的“七寸”上。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是欧洲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特别是那些新能源车,缺了它的功率器件,生产线就得停。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当时就表达了担忧,说任何供应链中断,都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造成严重影响。
这下轮到荷兰和整个欧盟傻眼了。他们想抢管理权,保住技术和产能,结果我们直接把货给扣下了。你保住个空壳子有什么用?工厂不能出货,客户拿不到产品,最后亏的还是安世自己,急的还是欧洲那些等着芯片开工的车企。
你看,这就是“点穴式”反击。我不跟你全面开战,我就打你最疼的地方。你搞政治小动作,我就让你付出实实在在的经济代价。
这一招,不仅把荷兰给镇住了,也让整个欧盟都看明白了:想动中国的资产,没那么容易,你得先问问自己,扛不扛得住我们工具箱里的家伙。
所以说,别再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只能“表示遗憾”的国家了。我们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硬家伙”,有法律,有资源,有市场,更有智慧。
游戏规则,早就被我们改写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