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隐身”成绝响,谁才是印度空军的救命稻草?
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想体验躺赢人生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巴基斯坦引进歼35的消息,无疑给印度空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无法获得美国F35战机的情况下,印度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的苏57。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国防部正积极评估引进两个中队的苏57,并可能通过散件组装其余四个中队,总数可能高达140架。这一庞大的采购计划,凸显了印度对五代隐身战机的迫切需求。
这笔交易对俄罗斯而言,却是一道“甜蜜的烦恼”。俄乌冲突的持续以及西方制裁的加码,早已让俄罗斯的军工生产链条不堪重负。曾经强大的军工实力,如今面临技术封锁和供应商断供的挑战,产能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近年来俄罗斯固定翼军用飞机的年产量一直处于低位,2022年更是跌至29架。即便2023年有所回升,也主要依赖库存和流程简化,并未触及真正的产能提升。即便是其主力五代机苏57,其交付量也难以满足俄罗斯空天军自身的需求。
截至2025年4月量产型苏57仅交付了26架,与中国歼20和美国F35的庞大数量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即使俄罗斯计划通过扩建生产线来缩短生产周期,预计年交付量也仅能达到18架左右。面对印度140架以及阿尔及利亚36架的已宣布订单,以俄罗斯目前的产能,恐怕需要二十年也难以全部完成。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军工生产的核心瓶颈在于高端电子元件和芯片。虽然通过灰色供应链能勉强维持生产,但苏57这类高端战机对这些精密部件的依赖程度极高,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生产将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是否只能“望洋兴叹”?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技术转移,由俄罗斯将苏57的设计和生产技术转让给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由印度自行消化和生产。这不仅能缓解俄罗斯的产能压力,也能让印度获得自主生产五代机的机会。
印度军工在技术消化能力方面历来是其短板。过往的苏30MKI项目就曾因延误和质量问题饱受诟病,而苏57的技术复杂程度远超于此。即便俄罗斯倾囊相授,印度能否快速掌握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归根结底这场军购的本质是印度对五代机的极度渴望,以及俄罗斯对资金的现实需求。然而,俄罗斯军工产能的“枷锁”和供应链的“牢笼”,给这140架苏57的订单蒙上了一层难以确定的阴影。印度空军的“隐身梦”,能否在苏57的框架下实现,时间终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