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船队闯黄岩岛,中国海警驱离,美国军舰海域露面
南海一直不平静,这天浪再大也挡不住菲律宾的“勇气”。菲律宾突然派出一堆海警船公务船,说是给渔船补给,大家都盯着看,送补给那么紧张?渔民哪需要这么大阵仗护航?偏偏全往黄岩岛方向扎,位置选得明明白白,闯的就是中国的“门口”。谁看都明白这不是简单送东西,是冲着制造事端来的。
中国海警出动了,行动干净利落,从监控到警示到最后驱离,全程不含糊。一波操作之后,菲律宾的船只灰头土脸退出黄岩岛海域。这画面熟悉得很,也有网友调侃说:“又来碰瓷了,这次连壳都闪掉了。”甘羽发言人表达得相当直白,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这片水域外人别想掺和,中国海警维权执法天经地义。这种反复出现的场面,现场气氛其实非常紧张,但中国这反应,十分克制,规范中见底气。
菲律宾那头,马科斯不消停,又在新闻发布会上“放炮”。内容还是老调重弹,明说怕被卷入台湾冲突,也要随时准备。这几天他不是第一次说,前不久访问印度,也差不多意思。中国外交部发言不软,不要在中国的事上玩火。这一回,马科斯更上头,船被中国赶出来,嘴还硬,说菲律宾还要继续巡逻驻扎,硬撑着对着中方质问一句话,说根本不懂什么叫“玩火”。这个套路要多熟有多熟,睁眼说瞎话的功力真是不服不行。
很多人真好奇,马科斯哪来的底气?其实路数挺清楚。菲律宾下任要当东盟轮值主席,他想趁机搞点大动作,比如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又想充胖子,“实控”南海多一个岛是一个岛,把既成事实压成协议,还想趁中国大阅兵期间闹大点,吸点欧美媒体的注意力。美国最近挺会玩,热衷炒作二战,搞中俄边缘化,现在菲律宾也想跟着蹭一波、挤点存在感。
这一头刚吵完,那头又有“援军”。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也凑热闹,没打招呼就进黄岩岛海域。结果南部战区直接锁定,跟踪监视,警告驱离。美国是不是在“表忠心”,很显然。菲刚被清出,立马美国就来撑腰,这种配合,观众也都心知肚明。美国就是要冲在台前用存在感撑起菲律宾,菲律宾出事美国帮喊声,场上这点把戏从来都不是秘密。
这时候再看中国外交部,林剑发言人回应毫不含糊,菲律宾连番操作让南海紧张,不但没有道理,更没有资格质疑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态度。这种情况下,中方必要措施合法,也是为稳定南海局势负责。说到底,南海如果真乱,账算不到别人头上,菲这边得自己担着。
身边不少朋友看了新闻,摇头苦笑:“总统支持率一不行,南海肯定要升温。”马科斯国内压力确实大,转移视线,炒作南海,比解决菲国内各路小日子要容易多了。美国后边撑着,他要是再不抓住机会表忠心,想在国内国外都讨好,太难。所以闯岛、放话、质问中国,这一套动作都是一条线串起来的。可美菲的如意算盘真能打响?这边中国的回应硬,不留口子,南海大门可不是谁都能推开碰碰运气。
说穿了,菲律宾跳得再高,南海主权都不是靠谁声大就能抢的。后面有美国使劲儿撑,菲律宾的船能多待几天?中国维权执法一年四季不打烊,台上闹剧看着忙,底下的实力决定了谁能笑到最后。中国海警和解放军高强度日常巡查,拉开距离,一旦有挑衅,操作流程一套更比一套熟练,根本不跟着对方节奏乱。谁进来了,就请出去,规矩这么定着,场面每回都很实际,谁都不傻,真想硬碰硬,后果自己掂量。
马科斯质问中国,问完后面还能做什么?转推国内热点,配合美国媒体节奏,刷一波存在感。谁都明白,闹得多了,损害真切利益的还是菲律宾普通人。经济拉不到投资,旅游业吓退大批商客,一旦擦枪走火,这锅想甩都没地儿甩。所有人都盯着看,菲律宾是不是又要“死磕南海”给美国资本表个态,却不见民众有几分支持,社交平台上翻车的评论越来越多,街头巷尾聊到马科斯,大多心照不宣。
菲律宾政府自己也清楚现状,内政没解法,海上找故事。但中国主权既定,不容挑战。如果马科斯还想用“闹大”的模式不断碰撞,迟早要撞上南海真正的门槛。美国来再多军舰,互联网再怎么热炒舆论,事实改变不了。南海不是试验场——谁来闹,谁被请出去,这一条线,写在国际法和中国能力里,写在黄岩岛烈日和风浪里。
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的地位,西方最近动不动搞点“历史修正”,菲律宾想借题发挥,终归搬不动根子。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句话谁都知道,不是威胁,是本分。中国底气来自什么?不是嘴上说出来的,是行动,是实力,是一艘又一艘守护主权的船,是一次次驱离闯入的外船,每一次都是警钟。美国在亚太搅局时间长了,这次又想用老套路,“自由航行”拿黄岩岛说事儿。可惜海天之间,终归是谁有主权谁说了算,不是谁牌子大谁就能横着走。
南海门口,不是谁都能随便来串门。中国保护主权和权益说到底,背后靠的是全社会的信心和团结。闹剧看得多了,就知道该相信谁。真正的规则,是通过实力和认同感维系的,这片海将来会怎样,不取决于外来的声音,更不是美国能定下来,而是谁有能力守住,谁有耐心去守护。
马科斯如果想继续在台海、南海两个舞台表演,那也只能靠自己国内怎么判断。中国态度清晰,南海是国家利益底线。美国如果真觉得军舰来巡个航就够撑腰,怕是早已低估了中国捍卫权利的手段和意志。那句“谁敢再来”,不是喊口号,是为每一寸领海负责,是对民众承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