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一条细小裂缝,背后隐藏了什么危机?
6月初,深圳福田区一位名叫陈师傅的工地管理员,在一次大型设备检修中,因为不肯走马观花,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个细节,最后真正做到了大浪淘沙般筛选出一处隐藏的重大隐患,避免了可能的安全事故。
当天上午,天空刚放亮,工地里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忙碌。陈师傅带队巡视,现场有27名工人,分布在八个施工点。所用起重机臂展18米,总重三吨,大型塔吊正进行标准的上料作业。由于今年夏季雨量偏多,设备常年在外,日常检修尤为关键。陈师傅按以往惯例逐项敲击、观察,但就在西南角施工基座旁,他发现马路面上有细微的不规则裂缝,大约长10厘米,深度肉眼几不可见。现场气氛一度紧张,连带作业的负责人员也将注意力转向这一异常点。根据项目安全手册,这类裂缝极有可能由设备振动或地面回填松动引起。陈师傅没有掉以轻心,第一时间联系检测团队,安排停工排查。工程方随后派出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用专业仪器检测后证实,地下实填区有小范围下沉,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设备倾覆,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工人生命安全。
冲着设备外观光鲜和“家门如海”的场面,很多人习惯只做表面工夫。但陈师傅早就习惯按量体裁衣的思路检查,每一次检修都一定要仔细记录,遇到问题从不过于心存侥幸。这次就是因为他的细心,成功规避了一次可能的恶性事故。数据上去年全国因设备基础失稳导致的安全事故高达200余起,经济损失合计过千万。大多数事故因“浮光掠影”般粗查慢检直接酿成,所以每一道安全关口格外关键。
令人感慨的是,按照老经验“再衙门如海”,流程走一遍算了,最终吃苦的还都是一线工人。就像那句“大浪淘沙”,不亲身走流程、严把细节,怎么能发现最关键的风险?这次工地整改后,陈师傅还特地向现场每个人反复强调“用心多一分,安全就多一分”道理。安全本身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次次按部就班,真正能做到迎刃而解。
这回隐患消除有惊无险,工友们聊起这事都觉得长了教训。陈师傅说,安全检查绝非表面工夫,再小的裂缝都不能掉以轻心。每一次把关,其实都是给自己和同事多加一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