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破后,屠城的日军部队去哪了?扒一扒这几支恶魔部队的下场
南京城破后,屠城的日军部队去哪了?扒一扒这几支恶魔部队的下场
每次翻开那段沉重的历史,心里头就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堵得慌。很多人都想弄明白,1937年冬天,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究竟是些什么人?是哪几支部队?这些穿着人皮的恶鬼,后来都怎么样了,有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
这事儿得从淞沪会战的硝烟里说起。那一仗打完,日军的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带着部队直扑南京。他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想着一举拿下当时的国都,就能逼着中国投降。
当时围攻南京的部队,主力就是松井石根这个华中方面军,底下分两拨,一路是上海派遣军,另一路是第10军。加起来乌泱泱二十来万人,跟饿狼似的扑了过来。
这里头有个关键人物,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叫朝香宫鸠彦王。他是裕仁天皇的叔叔,一个正儿八经的皇族。松井石根当时身体不太好,所以在攻城最关键的阶段,这个皇叔公实际上代理了上海派遣军的司令。据说,那道臭名昭著的“杀掉全部俘虏”的命令,就跟他脱不了干系。皇族的身份,成了他日后逃脱审判的“免死金牌”,你说气不气人。
咱们先说说那个所谓的“精锐”,第六师团,也叫熊本师团。这支部队在日本陆军里头,算是老资格的甲种师团,战斗力确实不弱。他们是第一批冲进南京城的部队,为此还得了日本军部的“入城一等功”。
可这份“功劳”是用我们无数同胞的鲜血换来的。第六师团在南京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的师团长叫谷寿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屠夫。这支部队后来还参加了徐州、武汉好几次大会战,在中国战场上横行一时。
风水轮流转,到了太平洋战场,碰上了硬茬子美军和澳大利亚军队,熊本师团那点能耐就不够看了。曾经的“精锐”被打得丢盔卸甲,最后在1945年乖乖向澳大利亚军队投降。那个屠夫谷寿夫,战后被揪了出来,作为乙级战犯引渡到南京。在法庭上,他还在那儿狂妄叫嚣。1947年4月,他被押到雨花台执行枪决,也算是恶有恶报。
要说杀人最多的,还得是第十六师团。这个师团在南京屠杀的军民,数字触目惊心。三十万亡魂,他们手上就沾了超过一半的血。
这个师团里头,出了两个臭名昭著的畜生,一个叫野田毅,一个叫向井敏明。这俩少尉军官,竟然在《东京日日新闻》的记者面前,搞了个“百人斩”比赛,看谁先用军刀砍死100个中国人。他们把杀人当游戏,还被日本的报纸当成“勇武”事迹大肆宣扬,简直是人性泯灭到了极点。
战后,这两个人渣的下场,也是在雨花台的枪声中结束。多亏了当时有记者留下了证据,不然他们很可能就混在日本的茫茫人海里,逃脱制裁了。
至于第十六师团本身,后来被调去菲律宾的莱特岛,跟美军死磕。在莱特湾战役里,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部队,一万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六百来个残兵败将。他们的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倒是命大,没死在战场上,日本投降后因为肝硬化和尿毒症病死了,侥幸逃过了正义的审判。不过他留下了一本日记,里头清清楚楚记录了奉命“处理”战俘的经过,成了指证松井石根罪行的铁证。
最终,那个总司令松井石根,作为甲级战犯,在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在东京的巢鸭监狱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还有一支第十八师团,同样是血债累累。这支部队后来被派到缅甸,因为擅长丛林作战,把英国人打得够呛,还得了个“丛林作战之王”的名头。
可惜他们碰上了孙立人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在新一军面前,所谓的“丛林之王”被打得满地找牙,好几次差点被全歼。要不是日军大本营拼命给他们输血补充,这支部队早就没了番号。
说到底,虽然几个主要头目受到了惩罚,但跟那场浩劫的规模比起来,这远远不够。大量的日本兵,那些亲手挥下屠刀的普通士兵,战后都回到了日本,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为自己的罪行忏悔过。
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日本右翼势力还那么嚣张,敢公然否认历史。因为惩罚得不够彻底,清算得不够干净。对我们来说,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记住这些恶魔部队的番号,记住那些刽子手的名字,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为了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