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博弈,印度在美俄关税战中的能源困局与战略突围
石油部长辛格·普里站在记者镜头前,手指关节敲了敲桌面:“如果美国对我们征税,印度完全可以从中东找到新卖家。 ”
这句话结束了莫迪政府长达三天的沉默
特朗普的通牒正在国际社会发酵,要求俄罗斯50天内接受乌克兰停火方案,否则对俄全面加征100%关税,还附带一项特殊条款,任何购买俄油的国家也将被征收同等关税。
印度炼油厂的警报灯当天就亮了
他们紧急核对了库存数据,35%的原油供应绑定在俄罗斯油轮上,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冻土地带的油田。 去年冬天,正是这些油轮让印度家庭享受了每升便宜5卢比的柴油,现在形势逆转了。
莫斯科给的“战争折扣”已缩水到消失,从每桶低于国际油价30美元变成如今便宜1美元。 财务总监们开始比对运输成本,从俄远东港口到印度西海岸的航程需要27天,中东油轮只要7天。
普里的办公室里堆着连夜送来的中东石油协议草案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提出的方案引人注目,承诺维持当前供应量,还在文件第17条附加了“优先供应权”。 沙特阿拉伯的谈判代表则搬出了过去六个月的交易记录,印度每月从沙特进口约1200万桶原油,管道和港口设施都是现成的。
伊拉克石油部长在视频会议里展示了巴士拉港的卫星图,新建的3号码头可容纳30万吨级油轮。
转向绝非按个开关那么简单
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工程师调出了设备参数,俄罗斯乌拉尔原油黏度高、含硫量低,中东原油普遍需要调整提炼工艺。 一家位于古吉拉特邦的私营炼油厂做了模拟计算,改用沙特中质原油后,催化裂化装置需要每天多消耗1.2万立方米氢气。 设备改造账单可能高达8000万美元。
外交部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
美国商务部长在通话中重申“次级关税不可避免。”新德里机场贵宾厅里出现了俄罗斯副总理的身影。
他带来一组关键数据,印度80%的磷酸二铵化肥依赖俄罗斯供应,这些化肥正堆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仓库里。 电视画面播放着普里的中东采购论时,印俄化肥贸易协议已在悄悄延长两年。
转向中东的供应链测试展开
孟买港调度中心接到任务,要压缩油轮周转时间。 港口总监指着实时监控屏说“俄罗斯油轮平均锚地等待8天,沙特油轮只需要2天。 ”码头工人被紧急调往科钦港的沙特专用泊位,这里刚刚扩建了12个输油臂。
航运公司的调度员则头痛于航线调整,原本预定前往俄罗斯的15艘苏伊士型油轮,需要重新分配到霍尔木兹海峡航线。
俄罗斯的反制在能源之外悄然启动
莫斯科取消了印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技术支援,该项目原计划2029年向印度输气。俄国防部延期交付S400防空系统的两套发射单元,这些装备本应部署在印度西北边境。 普京的新闻秘书在记者会上“偶然”提到,“某些国家在制裁和化肥之间选择了前者。 ”
美国对莫迪的敲打来得真巧
五角大楼延迟签发印太联合军演的许可,原定经停印度港口的尼米兹号航母转向新加坡。 白宫经济顾问在智库会议上放话“印度用卢比结算俄油的日子该结束了。 ”
美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桌被搬回地下室,美国代表拒绝对原产地规则条款签字。
印度国内炼油厂遭遇现实困境
俄罗斯油轮在保险到期后被迫滞留公海,保险公司新条款规定,承运俄油船只自动丧失战损理赔资格。 西印度炼油公司总裁算过账,如果采购圭亚那原油,每桶节省25美元运费就会被设备改造费抵消。 私营企业偷偷加价抢购伊拉克巴士拉轻质油,到岸价比公示价每桶高出3.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