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朱开一番话信息量巨大:Kanavi不仅入不了我的眼,回归LCK也基本无望
爱电竞介绍
爱电竞介绍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朱开一番话信息量巨大:Kanavi不仅入不了我的眼,回归LCK也基本无望

电子竞技的世界,从来不讲武德,只讲输赢和ROI。

最近,关于Kanavi的讨论又一次成了赛后酒馆里的硬菜,伴随着花生米和吹牛逼,大家的情绪五味杂陈。

这哥们儿,或者说他所在的TES战队,又一次上演了那个我们熟悉到快要刻进DNA的剧本——窝里横。

LPL联赛里重拳出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到了国际赛场,面对外赛区的兄弟们,立马开始行为艺术,突出一个抽象。

这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玄学了。

这就像你买了个顶配的跑车,号称0到100加速两秒九,结果发现这车只认你们小区的柏油路,一上高速就熄火。

你说你气不气?

所以大伙儿对他,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打自己人是真狠,亚运会那会儿就证明了,关起门来,他是你最可靠的打手;恨的是,你花大价钱买他,是为了出去扬我国威的,不是为了在自家后院虐菜的。

这种复杂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

这时候,互联网首席BP教练、玩嘴界的Faker——朱开,就拎着他的键盘闪亮登场了。

朱指导赛后直播补刀,那叫一个快准狠。

先是放了个卫星,说自己明年可能要重出江湖,吊足了胃口。

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聊自己的“人才观”,或者说,他的“战队资产配置哲学”。

一句话,Kanavi这种选手,入不了他的法眼。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朱开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有点资本家的冷酷无情:我组队,一切都是为了“外战”。

我的KPI只有一个,就是世界赛。

所以,我选的人,必须是那种能在世界赛舞台上支棱起来的硬骨头。

甭管是Jiejie还是Xun,这些选手可能在国内赛没那么“神”,但你把他们扔到国际赛场,他们敢打敢拼,有过高光。

而Kanavi呢?

内战幻神,外战就“犯病”。

这是一个被反复验证过的产品缺陷。

朱开说,这种选手,他是绝对不可能选的。

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一个风险敞口问题。

你买一个选手,就像买一个金融产品,你最怕的不是他不涨,而是他的波动率你根本无法预测,尤其是在最重要的那个交易日,他直接给你来个熔断。

可能有人要抬杠了:Kanavi是那种体系选手,需要三路都优势,他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朱开听到这话估计都乐了。这反驳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本质上是把因果搞反了。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如果我三条线都能打出对线优势,那我还要你这个天价打野干嘛?

三路优势,意味着地图信息、野区资源天然就是我的,我需要做的就是稳健地把雪球滚起来。

这种局,我别说买个Kanavi,我就是在野区栓条狗,让它按时把F6和蛤蟆吃了,理论上都能赢。

我花几百万上千万买你,是让你在三路劣势的时候,你能站出来当那个破局者,当那个发动机,用你神鬼莫测的gank或者反蹲,把队伍从泥潭里拽出来。

这才是顶级打野的价值。

你是一个攻坚武器,不是一个顺风局的buff机。

如果你的使用说明书第一页就写着“本产品仅限顺风局使用”,那你这个产品的价值,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真的很重要。

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所以朱开的暴论背后,其实是一套冰冷的商业逻辑:我不为你的上限买单,但我必须控制我的风险下限。

Kanavi的上限很高,但他在关键战役里的下限,低得让人害怕。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既然在LPL这么“憋屈”,Kanavi能不能回LCK去证明自己?

答案可能更残酷:不太现实。

一个在LPL功成名就的韩援想回LCK,驱动力无非就那几样。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亚运会名额,拿个奖牌,解决兵役这个终极难题。

第二,就是像Duke那样,奔着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大满贯成就去的,属于是追求精神层面的马斯洛需求了。

但这两条路,对Kanavi来说都堵死了。

兵役问题,他早就解决了,最大的枷ver已经没了。

至于超级大满贯……说实话,这玩意儿太空灵,没几个选手会为了这个虚名放弃实打实的钞票,从头再来。

更核心的障碍,在于LCK那个堪比日本会社的“排资论辈”文化。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咱们LPL观众,会高看韩援一眼,觉得他们是技术的保证。

反过来,LCK那边的观众和选手,现在也开始高看LPL的选手一眼。

这是一种混杂着实力认可、市场地位和一点点“趣味性”的复杂情感。

(当然,这就是他们那个圈子的魔幻之处)。

所以你会看到,T1的“K博士”Keria在直播里提到Uzi,会下意识地加上敬语;Zeus跟Meiko吃顿饭,回来就张口一个“Meiko哥”。

他们甚至会觉得LPL的选手更有趣,更有“人味儿”。

小虎那个妖娆的跳舞视频传到韩国,那边粉丝的评论都是“李元浩也太可爱了吧”。

这种待遇,是基于“外来和尚”的身份。

Kanavi一旦回去,他就从一个享受着“外宾待遇”的LPL明星,变成了LCK本土的一个“新人挑战者”。

他从来没在LCK打过一天比赛,没有前辈,没有人脉,没有根基。

那个讲究前后辈关系的圈子,你要怎么给他排座次?

岁数不小了,资历却是0。

这就非常尴尬。

前几年的Scout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FMVP级别的中单想回LCK,结果那边战队给报价的时候都畏畏缩缩,不敢给高价。

为什么?

圈子不认你。

你在外面再牛逼,回来也得按我们这儿的规矩来。

所以,Kanavi的未来路径图其实已经很清晰了。

回LCK,阻力重重,性价比极低。

大概率,他还是会留在LPL,继续当那个让大家又爱又恨的“内战幻神”。

俱乐部们会继续花大钱买他,每一次都赌他这次世界赛能“开窍”。

这就像我们一次次地给国足加油一样,明知道希望渺茫,但那份期待,总是在的。

只不过,对于Kanavi本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悖论——他在一个最能证明自己的地方,反复证明了自己不被需要的那一面。

这才是最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