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反了反了!中超边裁竟敢当众指着主教练骂,主裁判都拦不住
爱电竞介绍
爱电竞介绍
你的位置:爱电竞 > 爱电竞介绍 >

反了反了!中超边裁竟敢当众指着主教练骂,主裁判都拦不住

中超的剧本,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当所有人的目光还聚焦在几场比赛的争议点球和红牌时,一场发生在上海滩的对决,却上演了堪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以来,最为荒诞、也最为“活久见”的一幕。

主角不是球员,不是教练,甚至不是场上的主裁判,而是一名本该默默无闻的助理裁判。

他,用一种近乎失控的姿态,将自己变成了全场最大的焦点,也让中国足球的裁判问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赤裸裸地摆上了台面。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业务能力问题了,这简直是情绪管理的彻底崩溃。

故事发生在上海申花对阵大连英博的比赛补时阶段。

对于客场作战、苦苦支撑的大连队而言,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每一次反击都可能是扭转乾坤的最后稻草。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

大连英博发动快速反击,皮球给到了边路的18岁小将杨铭锐脚下。

年轻人拼了命地沿着边线向前趟,眼看皮球即将出界,他用一个极限的动作把球捞了回来!

然而,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边裁的旗子,像一把利剑,毫无征兆地举了起来。

出界!一个足以扼杀大连队最后希望的判罚。

场边的大连英博主教练李国旭瞬间就炸了。

他和边裁同处一条边线,对于这个球是否出界,他有着最直观的视角。

在他和整个教练组看来,这球百分百是个好球,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就被这样一次草率的举旗给葬送了。

愤怒,写在了每一个大连队教练组成员的脸上。

李国旭冲着边裁的方向,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质疑,这是足球场上再正常不过的场景——教练为球队的利益据理力争。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面对李国旭的抗议,这位身着裁判服的边裁,心态直接炸裂。

他没有选择职业裁判通常会做的——冷静、无视,或者示意主裁判来处理。

他选择了“硬刚”。

他猛地转过身,不再看球场,而是将全部的“火力”对准了李国公旭。

只见他一边用手指着大连队的主教练,一边冲着跑过来的主裁判顾春含大声“告状”,那架势,仿佛在说:“他骂我!快给他牌!”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也仅仅是一次稍微过火的冲突。

但这位边裁显然觉得还不够。

在主裁判顾春含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的时候,他竟然开始与李国旭隔空对骂!

从转播镜头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助理裁判情绪激动到了极点,嘴里念念有词,肢体语言充满了攻击性,手指头几乎要戳到李国旭的脸上。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执法者的范畴,更像是一场街头吵架。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大连队的球员朱鹏宇等人,看到自己的主教练被一个裁判指着鼻子骂,赶紧冲上来,却不是为了帮腔,而是去拉架,去劝阻那个已经“上头”的边裁。

更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是,本该是场上最高权威的主裁判顾春含,此刻的角色竟然也变成了“和事佬”。

他不是去警告行为出格的教练,而是反过来,不得不把手搭在自己同事的肩膀上,轻声安抚着这位边裁的情绪,试图让他冷静下来。

主裁判,去劝自己的边裁不要再骂了。

这一幕,你放眼世界足坛,能见过几次?

这简直是对裁判团队权威性的公开处刑。

更让人觉得憋屈的是,慢镜头回放无情地打了这位边裁的脸。

皮球在杨铭锐救球的瞬间,确实没有完全出界。

这是一次清晰的、无可辩驳的误判。

一个葬送了客队最后进攻希望的误判,最终还演变成了一场执法者追着主教练骂的闹剧。

纵观整场比赛,这位助理裁判的判罚都充满了争议。

不仅仅是大连队对他不满,就连主场作战的申花队,他们的外援特谢拉也曾因为一次判罚,冲到他面前激动地咆哮抗议。

但有趣的是,当时面对人高马大的外援,这位边裁却选择了“微笑面对”,用一种看似“专业”的冷静化解了冲突。

可当面对提出异议的本土教练时,他却瞬间化身“斗牛犬”,情绪失控,上演全武行。

这种“看人下菜碟”式的双重标准,比误判本身更让人寒心。

我们不禁要问,在高水平的职业联赛中,裁判员在高压环境下出现误判,或许可以理解。

但是,因为一次质疑,就彻底情绪失控,将职业操守抛之脑后,甚至比场上的球员、教练情绪波动还大,这到底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官威”?

他的职责是公正执法,而不是下场跟人斗气。

当一个裁判需要主裁判和球员来劝架时,他本身就已经丧失了作为裁判的资格。

赛后,大连球迷呼吁俱乐部上诉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又有多大用处呢?

或许等来的,只是一纸冰冷的、承认误判但无法改变结果的官方通告。

而那个在场边威风八面、指点江山的边裁,最多也就是内部停哨几轮,避过风头后,大概率又会回到赛场。

可中国足球的伤口,却又被狠狠地撕开了一道。

这道伤口,无关技战术,无关球员能力,而是关于最基本的“规矩”和“体面”。

当执法者自己都不再遵守规则,不再保持体面时,我们又该如何去要求球员和教练保持绝对的冷静和尊重?

这场罕见的闹剧,不该随着终场哨声而被遗忘,它应该成为一个警钟,狠狠敲在每一个足球管理者的心头:我们的裁判队伍,或许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