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升级,欧洲支持巴勒斯坦难解加沙危机,哈马斯陷军事劣势
哈马斯为何陷入困境?欧洲支持巴勒斯坦,局势却更糟糕
最近,巴以冲突再一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欧洲不少国家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法国更是有几十个市政厅挂起了巴勒斯坦的旗帜。
意大利也没闲着,直接派军舰去护送“自由舰队”,要把救援物资送进加沙。
听起来,巴勒斯坦应该越来越有底气吧?
可事实上,哈马斯的状况却越来越糟,局势远比你想象的严峻。
为什么欧洲各国声援加大,哈马斯反而更加绝望?
欧洲支持加码,巴勒斯坦却难脱困境
先说最近的欧洲动作。
法国总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随即全国上下掀起了支持潮。
你可能看到过新闻,法国就有八十多个市政厅升起巴勒斯坦国旗,街头游行不断。
比利时、摩纳哥等几个欧洲小国也在联合国表态承认巴勒斯坦。
总共联合国会员国193个,现在已经有157个承认巴勒斯坦了。
欧洲舆论明显偏向巴勒斯坦,支持声浪一波接一波,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意大利这次更是出人意料,派军舰为“自由舰队”护航。
他们的军舰直接开到地中海,要保护运往加沙的人道物资。
这些行动,确实让巴勒斯坦问题在国际社会又火了一把。
以色列封锁加剧,人道危机愈演愈烈
可现实就是这么棘手。
以色列政府对加沙的封锁从未松懈,救援物资根本进不去。
你知道吗?最近一次“自由舰队”尝试送物资进加沙,结果被以色列无人机拦截,船还被扣押,21名志愿者被拘留,所有物资都被没收。
这种情况不是偶尔发生,而是常态。
以色列采用“饥饿战术”,切断了加沙的粮食和药品供应。
加沙民众陷入了极端的生活困境,食物和水都成了奢侈品。
哈马斯的抵抗也因此变得更加被动,救援渠道被堵死,战士和居民都面临巨大压力。
国际社会虽然不断发声,实际效果却很有限。
意大利护航行动引发关注,但能否改变现状,很多人都心存疑虑。
哈马斯反击无力,军事劣势明显
你可能好奇,哈马斯不是还有武装力量吗?为什么形势越来越糟?
最近哈马斯确实有过一次反击,他们用火箭弹击中了一辆以色列坦克,还造成一名以色列军官阵亡。
但这只是个别战例。
以色列从7月15号起,对加沙城发起新一轮猛烈进攻。
过去十多天,除了那名军官遇袭,几乎没有以色列士兵伤亡。
哈马斯则不断消耗自己的有限力量。
据以色列军方估算,加沙城剩下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只有两三千人。
在以色列强大的武器和情报系统面前,这点兵力很难支撑长久。
哈马斯的火箭弹和突袭虽然偶有突破,但改变不了整体劣势。
加沙城危在旦夕,巴勒斯坦前景堪忧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以色列完全掌控加沙,巴勒斯坦人会怎么样?
加沙是巴勒斯坦人最后的据点之一。
一旦失守,基础设施彻底毁坏,民众流离失所,巴勒斯坦建国的希望将变得更加渺茫。
哈马斯还能坚持多久?没有人知道。
以色列的攻势还会持续几个月,加沙北部破坏愈发严重,民众返回家园的希望也在慢慢消失。
国际社会虽然持续关注,但军事现实让巴勒斯坦陷入极度被动。
为什么欧洲声援多,哈马斯却更加绝望?
你可能觉得奇怪,国际上支持声音这么高,哈马斯怎么反而越来越没底气?
原因其实很现实。
第一,欧洲的支持多数停留在象征层面,比如升旗、游行和政治表态,但没有实际强制力。
这些行动虽然能引发关注,却不能直接影响战场局势。
第二,以色列的军事实力远超哈马斯。
现代化武器、完善的情报和后勤,让哈马斯的武装力量处于绝对劣势。
第三,加沙长期遭到封锁,补给困难。
武器、粮食、药品都无法正常流通,居民和战士都在绝望中挣扎。
第四,地缘政治复杂,美国等大国坚定支持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