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阅兵式上的两条大黑鱼,“武统”可以直接用!这是中国首次将水下无人装备纳入重大阅兵场景,凸显了在海上作战领域的全新突破
文 春公子
在不久前的大阅兵中,两款造型科幻的“大黑鱼”。和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些无人潜航器并非简单的装备展示,它们可能悄然改变未来海上对抗的规则,尤其在台海方向。
什么是“大黑鱼”?
你可以把这些无人潜航器想象成高度智能化的水下机器人。它们没有船员,不需要生活空间,因此可以设计得更加隐蔽和专注任务。
AJX-002 更像一个 “水下多功能突击手”。官方称其专注于智能布雷,能悄无声息地在关键航道布设水雷阵,封锁海域。但其近20米的体型和模块化设计,让分析人士推测它可能同样具备搭载鱼雷甚至巡航导弹执行攻击任务的能力。
HSU-100 则像一个 “水下情报官和通信枢纽”。它配有延伸桅杆,侧重于侦察和信息传输,利用各种传感器收集水下情报,并能作为通信节点,连接其他作战平台,在水下编织一张无形的信息网络。
独狼与狼群:颠覆传统的作战模式
与传统有人潜艇相比,这些“大黑鱼”的优势是颠覆性的:
成本低,敢冒险:由于无人驾驶,它们可以执行那些对有人潜艇而言过于危险的任务,即使损失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这使其能够闯入更危险的区域,承担更高的作战风险
极致隐蔽,难以察觉:它们采用泵喷推进等先进技术,噪音极低,其噪音水平可低于90分贝,比海洋背景噪音还要小,使其如同真正的“深海幽灵”,难以被探测发现。
智能集群,群狼战术:真正的革命在于“水下无人装备自组网”技术。多艘无人潜航器可以通过水声通信相互联系,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像狼群一样协同作战。即使部分单元被毁,剩下的也能自我重组,继续完成任务。这种集群作战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它们的威慑力和生存能力。
台海棋盘上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在平均水深仅约60米的台湾海峡,传统大型潜艇的机动性会受到限制,而这些“大黑鱼”却能像游鱼一样贴海床机动,甚至具备零半径回转的能力,非常适合在此类复杂水域执行任务。
它们组合出击,可能深刻影响台海态势:
无声封锁:AJX-002可以秘密前出,在关键港口和航道布设智能化水雷。这些水雷能自主识别目标,有效封锁海上交通线,扰乱补给,而不需要立即诉诸火力打击。
水下天眼:HSU-100则可以长时间、大范围地进行水下侦察监视,构建一张覆盖台周周边海域的感知网络,实时掌握对方舰艇动向,并将情报回传,让敌方水面和水下力量几乎“透明”。
协同猎杀:它们还可以与友人潜艇、水面舰艇乃至空中力量协同。例如,无人潜航器前出侦察和定位,为后方发射的反舰导弹或鱼雷提供精确目标指示,实现“发现即摧毁”。
不仅是武器,更是战略信号
这些“大黑鱼”的出现,其意义远超几件新式武器本身。
不对称优势:它们代表了一种以低成本、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应对传统高端装备的思路。面对强大的传统海军力量,这种“非对称”手段能有效遏制其行动自由。
持续威慑:它们能耗极低,可在海底潜伏数月甚至更久,这种“持续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威慑,让对手时刻感到压力,不敢轻举妄动。
降低门槛与风险:无人化特性意味着在采取某些行动时,政治风险和人员伤亡风险得以降低,但也可能让危机的管控变得更加复杂。
未来已来:无人化的海洋竞争
中国公开展示这些水下无人装备,清晰地表明了其在无人化、智能化战争领域的快速进步和实战化准备。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一种战略宣示:中国正在发展多种能力,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台海局势。
未来的海上较量,很可能不再是巨舰大炮的正面碰撞,而是融入了更多 “无人系统对抗无人系统” 的无声博弈。这些“深海幽灵”的出现,无疑让这场水下竞赛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