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损0比6印军一雪前耻,S400击败巴铁枭龙?巴铁元帅两赴白宫
印军突然宣称用S400在300公里外击落6架巴铁战机,却拿不出残骸照片;巴方开放机库邀请国际核查,美俄集体沉默。 同一时间,巴基斯坦元帅秘密飞往华盛顿,特朗普以元首礼遇接待,46亿美元能源协议背后藏着中美印巴四国博弈的刀光剑影。
8月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抛出“史诗级战果”:俄制S400防空系统在5月空战中击落5架巴方战机(含歼10CE、枭龙)及1架预警机,命中距离达300公里,刷新“人类防空导弹最远击杀纪录”。
辛格强调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迫使巴方“因损失惨重停火”。 然而印度军方未展示任何残骸坐标、雷达录像或卫星图像,仅提供一张模糊的边境打击照片。 耐人寻味的是,该战报发布时间点恰好撞上两大事件: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50%关税,乌克兰宣称用自杀无人机摧毁俄军S500防空系统的核心雷达。
技术层面遭遇连环打脸。 北约专家指出S400理论射程虽达400公里,但实战中因地球曲率限制和战机机动规避,有效拦截距离不足150公里。 俄乌战场数据显示,S400对F-16拦截成功率低于30%,且多次被低成本无人机突破防线。
更直接的矛盾来自战场地理:克什米尔平均海拔4000米,山体遮挡使雷达波衰减严重,枭龙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仅0.5平方米(相当轿车大小),在复杂地形中近乎隐形。 而巴方公布的视频显示,枭龙发射CM-400AKG导弹以5马赫速度命中印军阵地,成本仅300万美元。
巴基斯坦的反击直戳要害。 国防部长阿西夫当天驳斥印方“纯属幻想”,并提议双方公开战机库存供国际核查,这招复制了2019年成功案例,当时美军核查证实巴方F-16零损失。 巴方同步放出铁证:5月空战后立即展示的3架印度阵风战机残骸,残骸编号与法国达索公司后台失联记录吻合;英国马丁·贝克公司证实收到4架印度战机弹射座椅信号。 最具杀伤力的是特朗普7月言论:“巴基斯坦歼10CE击落5到6架印度战机”,间接佐证巴方战绩。
印度“延迟捷报”暴露三重算计。 首先是转移国内危机:5月空战惨败引发民众不满,莫迪视察S400基地时仅展示幸存发射车摆拍,反对党议员质问“若真获胜为何主动停火”。 其次是军购利益链:战报发布前48小时,印度代表团赴莫斯科洽谈增购价值2000亿卢比的S400,俄军工企业随即修改广告词称“300公里杀器”。 更深层是政治站队:莫迪曾宣称采购S400“证明我的决策正确”,空军参谋长需给老板递台阶。
当印巴陷入口水战时,巴铁元帅穆尼尔悄然飞抵华盛顿。 这是他在两个月内的第二次访美,特朗普以私人午餐+元首礼遇接待,国务卿卢比奥全程陪同。 双方签署46.7亿美元页岩油协议:美国协助开采俾路支省2270亿桶储量,换取巴纺织品关税从29%降至19%。 但协议埋着暗雷,俾路支分离武装已警告“将袭击外国开采团队”,去年该省发生37起能源设施袭击事件。
穆尼尔的平衡术充满钢丝行走的惊险。 访美期间,巴海军派出一艘2009年交付的中国造053H3型护卫舰与美军联合演习,却将新锐的054A/P型隐身舰雪藏;空军虽洽谈F-16升级,但七成主战装备仍依赖中国制造。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合作条款:所有页岩油设备必经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运输,且美方不得转让核心技术。 这种“经济靠美,安全靠中”的策略,在巴国内引发分裂,海外巴裔在穆尼尔下榻酒店外抗议,高喊“军方是资源掠夺者”。
南亚火药桶上的四国博弈进入危险时刻。 美国拉拢巴基斯坦的真实意图是“一石三鸟”:用关税大棒敲打印度(莫迪被迫计划7年来首次访华),借能源合作稀释中国影响力,同时将巴塑造为阿富汗局势的维稳抓手。 而印度陷入战略困局:阵风战机单价2.4亿美元贵过F-35,却被霹雳-15E导弹像打靶般击落;55亿美元引进的S400沦为政治道具,法国达索公司因订单取消股价暴跌14%。 此刻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两侧,印军S400雷达屏闪烁不定,巴军歼10CE携挂霹雳-15E巡航,中美俄印的武器神话与地缘野心在这片高原上空轰然对撞。